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车辆工程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车体构造及设备论文--车辆设备论文

基于SPD的高铁椅面舒适度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8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5页
        1.2.1 高铁舒适度第10-11页
        1.2.2 高铁座椅舒适度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3 高铁椅面舒适度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5-17页
        1.3.1 研究目标第15页
        1.3.2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路线第15-16页
        1.3.3 论文结构第16-17页
    1.4 本章小结第17-18页
2. 人体压力分布方法简介第18-23页
    2.1 人体压力分布简述第18页
    2.2 压力分布测量系统第18-19页
    2.3 体压分布指标第19-21页
    2.4 压力分布方法在座椅舒适性研究上的应用第21-22页
    2.5 本章小结第22-23页
3. 研究要素的确定第23-32页
    3.1 被试对象坐姿的确定第23-27页
        3.1.1 高铁乘客乘坐满意度问卷调查第23-25页
        3.1.2 坐姿的生理学特征第25-26页
        3.1.3 被试对象的坐姿选择第26-27页
    3.2 座椅几何参数的确定第27-28页
    3.3 实验模型的制作第28-30页
    3.4 本章小结第30-32页
4. 高铁座椅椅面舒适度实验研究分析第32-39页
    4.1 实验装置第32-33页
    4.2 实验被试第33-34页
    4.3 实验测量第34-38页
        4.3.1 舒适度量表第34-35页
        4.3.2 主观评价测量第35-36页
        4.3.3 客观体压分布测量第36-38页
    4.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5. 高铁椅面舒适度数据评价分析第39-53页
    5.1 主观评价分析第39-42页
    5.2 客观实验数据分析与讨论第42-49页
        5.2.1 体压分布指标分析第42-47页
        5.2.2 高铁座椅臀部与腿部区域评价分析第47-49页
    5.3 长时间乘坐状态下的高铁椅面舒适度分析第49-52页
    5.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6.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53-58页
    6.1 研究结论第53-55页
    6.2 研究展望第55-57页
    6.3 本章小结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附录 1第62-63页
附录 2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汉代建筑元素在城市广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新型厌氧—好氧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应用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