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2-13页 |
ABSTRACT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5-33页 |
1.1 生物可降解材料的概况 | 第15页 |
1.2 聚己内酯(PCL)和聚丙交酯(PLA)的介绍 | 第15-16页 |
1.2.1 聚己内酯(PCL) | 第15-16页 |
1.2.2 聚丙交酯(PLA) | 第16页 |
1.3 己内酯(ε-CL)与丙交酯(LA)的开环聚合的机理 | 第16-18页 |
1.3.1 阳离子开环聚合机理 | 第16-17页 |
1.3.2 阴离子开环聚合机理 | 第17页 |
1.3.3 单体活化开环聚合机理 | 第17-18页 |
1.3.4 “配位-插入”开环聚合机理 | 第18页 |
1.4 “配位-插入”开环聚合的各种催化剂体系 | 第18-24页 |
1.4.1 金属Zn、Mg配合物催化剂体系 | 第18-23页 |
1.4.2 金属Al配合物催化剂体系 | 第23-24页 |
1.5 己内酯与丙交酯的共聚 | 第24-27页 |
1.5.1 己内酯与丙交酯的随机共聚(Random copolymerization) | 第25-26页 |
1.5.2 己内酯与丙交酯的嵌段共聚(Block copolymerization) | 第26-27页 |
1.6 本论文的内容和研究意义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3页 |
第二章 锌配合物的合成及催化ε-CL和LA均聚与共聚 | 第33-61页 |
2.1 引言 | 第33-35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35-51页 |
2.2.1 [N,O]配体HL~1-HL~(12)的合成 | 第35页 |
2.2.2 [N,O]配体锌配合物2a,2b,2c的合成与表征 | 第35-38页 |
2.2.3 [N,O]配体锌配合物2d-2n的合成与表征 | 第38-42页 |
2.2.4 金属锌配合物催化ε-CL开环聚合 | 第42-44页 |
2.2.5 金属锌配合物催化LA开环聚合 | 第44-46页 |
2.2.6 金属锌配合物2m催化ε-CL和L-LA嵌段共聚 | 第46-49页 |
2.2.7 金属锌配合物催化ε-CL和LA无规共聚 | 第49-51页 |
2.2.8 本章总结 | 第51页 |
2.3 实验部分 | 第51-58页 |
2.3.1 配合物2a的合成 | 第52-53页 |
2.3.2 配合物2b的合成 | 第53页 |
2.3.3 配合物2c的合成 | 第53页 |
2.3.4 配合物2e的合成 | 第53-54页 |
2.3.5 配合物2f的合成 | 第54页 |
2.3.6 配合物2g的合成 | 第54页 |
2.3.7 配合物2h的合成 | 第54-55页 |
2.3.8 配合物2m的合成 | 第55页 |
2.3.9 配合物2n的合成 | 第55页 |
2.3.10 ε-CL开环聚合 | 第55-56页 |
2.3.11 rac-LA/L-LA开环聚合 | 第56页 |
2.3.12 ε-CL与L-LA二嵌段共聚物的聚合 | 第56页 |
2.3.13 ε-CL与LA随机共聚物的聚合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第三章 铝配合物的合成及催化ε-CL开环聚合 | 第61-73页 |
3.1 引言 | 第61-63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63-67页 |
3.2.1 [N,O]配体单核铝配合物3a-3c的合成与表征 | 第63-65页 |
3.2.2 铝配合物3a-3c催化ε-CL开环聚合 | 第65-67页 |
3.2.3 本章总结 | 第67页 |
3.3 实验部分 | 第67-70页 |
3.3.1 配合物3a的合成 | 第67-68页 |
3.3.2 配合物3b的合成 | 第68页 |
3.3.3 配合物3c的合成 | 第68-69页 |
3.3.4 ε-CL开环聚合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附录Ⅰ 部分化合物的晶体参数、核磁谱图 | 第75-89页 |
附录Ⅱ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