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在比色、荧光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12-14页
ABSTRACT第14-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34页
    1.1 金纳米材料概述第16-17页
    1.2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第17-21页
        1.2.1 以柠檬酸钠为稳定剂第17-18页
        1.2.2 以巯基化合物为稳定剂第18-19页
        1.2.3 以聚合物和树状化合物为稳定剂第19-20页
        1.2.4 以蛋白质为稳定剂第20页
        1.2.5 以DNA为稳定剂第20-21页
        1.2.6 以氨基酸等小分子为稳定剂第21页
        1.2.7 以其他物质为稳定剂第21页
    1.3 金纳米粒子的光学性质第21-24页
        1.3.1 表面等离子共振性质第21-22页
        1.3.2 荧光性质第22页
        1.3.3 电化学发光性质第22-23页
        1.3.4 溶剂致变色性质第23页
        1.3.5 其他特性第23-24页
    1.4 金纳米粒子的应用第24-31页
        1.4.1 在比色检测方面的应用第24-27页
        1.4.2 在荧光检测方面的应用第27-29页
        1.4.3 在生物成像方面的应用第29-30页
        1.4.4 在其他方面的应用第30-31页
    1.5 本文的立题背景和研究内容第31-34页
第二章 果胶酶稳定的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应用于Mg~(2+)和Cys的比色检测第34-56页
    2.1 引言第34-36页
    2.2 实验部分第36-37页
        2.2.1 试剂第36页
        2.2.2 仪器第36页
        2.2.3 PE-AuNPs的制备第36-37页
        2.2.4 镁离子的比色检测第37页
        2.2.5 半胱氨酸的比色检测第37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7-54页
        2.3.1 PE-AuNPs的合成条件的优化第37-39页
        2.3.2 红外光谱表征和热重分析表征第39-40页
        2.3.3 Mg~(2+)离子的比色检测第40-47页
        2.3.4 Cys的比色检测第47-54页
    2.4 结论第54-56页
第三章 蛋白稳定的近红外荧光金纳米簇的制备及其应用于Hg~(2+)的检测第56-72页
    3.1 引言第56-58页
    3.2 实验部分第58-59页
        3.2.1 试剂第58页
        3.2.2 仪器第58页
        3.2.3 EW@AuNCs的合成第58页
        3.2.4 汞离子的荧光测定第58-5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9-69页
        3.3.1 EW@AuNCs的合成及光学性质研究第59-62页
        3.3.2 EW@AuNCs的表征第62-64页
        3.3.3 EW@AuNCs用于Hg~(2+)的检测第64-69页
    3.4 结论第69-72页
第四章 巯基配体稳定的荧光金纳米簇的制备及其应用于H_2S检测和pH传感第72-84页
    4.1 引言第72-73页
    4.2 实验部分第73-74页
        4.2.1 试剂第73页
        4.2.2 仪器第73页
        4.2.3 SMBD-AuNCs的制备第73页
        4.2.4 SMBD-AuNCs荧光探针测定H_2S第73页
        4.2.5 pH响应实验第73-74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4-82页
        4.3.1 SMBD-AuNCs的光谱性质第74-75页
        4.3.2 H_2S的检测第75-79页
        4.3.3 SMBD-AuNCs对pH的响应实验第79-82页
    4.4 结论第82-84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84-86页
    5.1 总结第84页
    5.2 展望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10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08-112页
致谢第112-114页
个人简历及联系方式第114-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壳聚糖磁性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染料吸附研究
下一篇:烯醇式锌和铝配合物应用于ε-CL和LA的开环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