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我国制药企业环境审计现状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9-13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第10-11页
        1.2.1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2 研究目的第11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1-13页
        1.3.1 研究内容第11-12页
        1.3.2 研究方法第12-13页
第2章 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第13-26页
    2.1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3-17页
        2.1.1 国外文献综述第13-15页
        2.1.2 国内文献综述第15-17页
        2.1.3 国内外文献综述评述第17页
    2.2 环境审计的要素分析第17-22页
        2.2.1 环境审计的定义第17-18页
        2.2.2 环境审计的主体与对象第18-19页
        2.2.3 环境审计的内容与措施第19-22页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2-26页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第22-23页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企业发展的联系第23-24页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环境审计之间的联系第24-26页
第3章 以联邦制药为例分析我国制药企业环境审计发展现状第26-39页
    3.1 联邦制药企业发展概况第26-28页
        3.1.1 联邦制药企业背景资料第26-27页
        3.1.2 联邦制药环境污染事件第27-28页
    3.2 联邦制药的环境审计现状第28-32页
        3.2.1 环境审计的基本要求和目的第28页
        3.2.2 环境审计的依据和内容第28-32页
        3.2.3 环境审计结果第32页
    3.3 制药企业的发展现状第32-39页
        3.3.1 制药企业的整体发展概况第32-33页
        3.3.2 制药企业的环境污染和影响第33-37页
        3.3.3 制药企业的环境审计现状第37-39页
第4章 我国制药企业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分析第39-48页
    4.1 审计部门可控因素第39-42页
        4.1.1 环境审计范围局限,主体单一第39-41页
        4.1.2 环境审计技术方法落后第41页
        4.1.3 环境审计专业人才匮乏第41-42页
    4.2 非审计部门可控因素第42-48页
        4.2.1 环境审计依据不明确第42-43页
        4.2.2 环境信息披露不充分第43-44页
        4.2.3 环境审计社会影响不足第44-47页
        4.2.4 环境审计结果执行机制不完善第47-48页
第5章 完善我国制药企业环境审计的措施第48-58页
    5.1 针对审计部门可控因素的措施第48-51页
        5.1.1 拓展审计范围,从财务审计入手兼及合规性审计和绩效审计第48-49页
        5.1.2 审计主体实现政府机关、民间机构和企业多元化第49页
        5.1.3 创新环境审计的技术与方法第49-50页
        5.1.4 提高环境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第50-51页
    5.2 针对非审计部门可控因素的措施第51-58页
        5.2.1 完善环境审计立法,构建评价标准及指标体系第51-53页
        5.2.2 推进环境信息的披露第53-54页
        5.2.3 加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宣传,提高环境审计的社会影响力第54-55页
        5.2.4 加大对审计结果的执法力度第55-58页
第6章 本文研究结论和展望第58-60页
    6.1 本文的结论第58页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58-60页
        6.2.1 研究不足第58-59页
        6.2.2 研究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致谢第64-65页
作者简介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研发投人、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以制药行业上市公司为例
下一篇: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研究--以H集团跨国并购GE家电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