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预算、决算论文

基于公共财政视角下的中期预算研究

内容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4页
        1.2.1 国外文献综述第11-12页
        1.2.2 国内文献综述第12-14页
        1.2.3 文献评述第14页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14-16页
        1.3.1 研究思路第14-15页
        1.3.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4 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第16-17页
第2章 公共财政与中期预算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分析第17-23页
    2.1 中期预算的内涵第17-18页
        2.1.1 中期预算概念的界定第17页
        2.1.2 中期预算的特征第17页
        2.1.3 中期预算与年度预算的比较第17-18页
    2.2 中期预算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8-20页
        2.2.1 公共选择理论第18-19页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第19-20页
        2.2.3 周期预算平衡理论第20页
    2.3 实现中期预算是公共财政的必然要求第20-23页
        2.3.1 预防财政风险第21-22页
        2.3.2 增强公共财政预算的透明度第22页
        2.3.3 优化预算资源配置第22-23页
第3章 我国中期预算的探索实践和面临的挑战第23-32页
    3.1 我国中期预算管理制度的发展历程第23页
    3.2 我国“一省一市一县”滚动预算试点第23-27页
        3.2.1 省级试点:河北省第23-24页
        3.2.2 市级试点:河南省焦作市第24-25页
        3.2.3 县级试点:安徽省芜湖县第25页
        3.2.4 我国中期滚动预算改革试点的经验教训第25-27页
    3.3 我国中期财政规划全面实施阶段第27-29页
        3.3.1 中期财政规划的编制方法第27-28页
        3.3.2 中期财政规划的编制——以河南省为例第28-29页
    3.4 我国实施中期预算面临的挑战第29-32页
        3.4.1 中期财政规划的约束力较弱第29页
        3.4.2 宏观经济财政预测机制不健全第29-30页
        3.4.3 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难第30页
        3.4.4 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需进一步明晰第30页
        3.4.5 预算管理体制不完善第30-31页
        3.4.6 缺乏合理有序的项目支出第31-32页
第4章 国外中期预算管理改革的经验借鉴第32-42页
    4.1 典型国家中期预算的做法第32-40页
        4.1.1 俄罗斯第32-34页
        4.1.2 美国第34-37页
        4.1.3 巴西第37-39页
        4.1.4 澳大利亚第39-40页
    4.2 国外经验启示第40-42页
        4.2.1 增强中期预算的法律效力第40页
        4.2.2 中期预算与年度预算相衔接第40-41页
        4.2.3 建立科学的预测和编制体制第41页
        4.2.4 与政府管理能力相匹配第41-42页
第5章 中期预算管理改革设计与发展对策第42-52页
    5.1 编制中期预算的必要条件第42-43页
        5.1.1 相对稳定的制度环境和宏观经济环境第42页
        5.1.2 有力的法律保障和预算硬约束机制第42页
        5.1.3 高水平的预算透明度第42-43页
    5.2 中期预算的程序设计第43-45页
        5.2.1 原则第43页
        5.2.2 中期预算程序设计的内容第43-45页
    5.3 我国推进中期预算的路径安排第45-48页
        5.3.1 构建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第45-48页
        5.3.2 编制中期预算第48页
        5.3.3 促进中期预算和绩效预算相互衔接第48页
    5.4 我国中期预算管理改革的配套措施第48-52页
        5.4.1 加快形成中期预算立法保障第48-49页
        5.4.2 建立健全的项目库第49页
        5.4.3 建立准确、可靠的宏观预测机制第49-50页
        5.4.4 加强组织和人员管理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后记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频遭“不利可得事实”规则的原因--基于美国对华反补贴案例的研究
下一篇:海关缉私部门内部控制优化研究--基于COSO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