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绘画理论论文--绘画评论、欣赏论文

85美术思潮中的“本能”问题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导论第7-12页
    (一) 选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第7页
    (二) 该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状况第7-10页
    (三) 论文的创新点与研究方法第10-12页
一、“本能论”简述第12-15页
    (一)弗洛伊德“本能论”第12-13页
        1.生本能第13页
        2.死本能第13页
    (二)中西方对本能论学说的争议第13-15页
二、本能论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第15-28页
    (一)蒙克绘画语言中的“本能”分析第15-22页
        1.生本能——爱与生存欲望的内驱力第16-19页
        2.死本能——死亡与疾病第19-22页
    (二)“本能论”对达利创作的影响第22-28页
        1.对达利艺术思想的影响第22-23页
        2.“本能”的力量体现第23-25页
        3.“本能”的符号隐喻第25-28页
三、毛旭辉创作中的“本能”问题第28-33页
    (一) 影响毛旭辉艺术思想的因素第28-30页
        1.西方文学、艺术与哲学第28-29页
        2.成长环境与生活经历第29页
        3.自身文化的积淀第29-30页
    (二)“本能”问题在毛旭辉作品中的体现第30-33页
        1.《体积》系列第30-31页
        2.《私人空间》系列第31-32页
        3.《家长》系列第32-33页
四、张晓刚创作中的“本能”问题第33-39页
    (一)影响张晓刚艺术思想的因素第33-35页
        1.中国传统文化、西方艺术与哲学、宗教文化第33-34页
        2.成长环境与生活经历第34页
        3.自身文化的积累第34-35页
    (二)“本能”问题在张晓刚作品中的体现第35-39页
        1.《幽灵》系列第35-36页
        2.彼岸时期作品第36-39页
五、江苏新野性画派创作中的“本能”问题第39-45页
    (一) 影响新野性画派艺术思想的因素第39-41页
        1. 西方艺术与哲学第39-40页
        2. 中西方原始图腾文化第40页
        3. 中国传统绘画与“新理性主义”第40-41页
    (二)变形与半抽象表现第41-43页
        1.傅泽南的生命本能第41-42页
        2. 马晓星的粗暴与野蛮第42页
        3.朱小钢的原色创作第42页
        4. 皮志伟的“齿咬”符号第42-43页
        5. 唐涛的“撕裂”意味第43页
    (三)黑白表现第43-45页
        1.傅泽南的素描第43-44页
        2.樊波的水墨与图腾第44页
        3.邵普生的野性生存竞争第44-45页
六、’85 美术思潮与西方艺术“本能”问题探索的区别第45-48页
    (一) 艺术观念的不同第45页
    (二) 探索领域的不同第45-46页
    (三) 针对性不同第46-48页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东方“双玉”艺术画风比对研究—民国时期旅欧油画家潘玉良、唐蕴玉
下一篇:二十世纪80年代云南思茅“青年美术群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