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行政指导及其法律救济研究
内容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引言 | 第7-10页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7-8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7-8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第一章 行政指导及其法律救济的理论基础 | 第10-16页 |
第一节 行政指导及其法律救济的理解 | 第10-13页 |
一、行政指导的概念 | 第10-11页 |
二、行政指导的性质分析 | 第11-12页 |
三、行政指导的作用 | 第12-13页 |
四、行政指导法律救济的内涵 | 第13页 |
第二节 建立行政指导法律救济的原则 | 第13-16页 |
一、依法行政原则 | 第13-14页 |
二、信赖保护原则 | 第14页 |
三、比例原则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我国行政指导存在的问题 | 第16-20页 |
第一节 立法上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法律实务中存在的问题 | 第17-20页 |
一、行政指导责任承担不明确 | 第17-18页 |
二、行政指导权缺乏有效监管 | 第18页 |
三、对行政相对人救济不力 | 第18-19页 |
四、行政指导异化为行政命令的倾向 | 第19-20页 |
第三章 我国行政指导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0-23页 |
第一节 行政指导缺乏相应的制度构建 | 第20-21页 |
第二节 行政主体对行政指导的认识偏差 | 第21页 |
第三节 行政职权的事实强制力 | 第21-22页 |
第四节 传统行政观念的影响 | 第22-23页 |
第四章 对我国行政指导进行法律救济的思考 | 第23-31页 |
第一节 立法方面的建议 | 第23-25页 |
第二节 行政指导法律救济参与各方责任划分 | 第25-26页 |
第三节 行政指导法律救济的建立途径 | 第26-31页 |
一、行政机关监督员制度 | 第27-28页 |
二、改善信访制度 | 第28-29页 |
三、完善行政赔偿制度 | 第29-30页 |
四、完善行政补偿制度 | 第30-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