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字母注释表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2-15页 |
1.1.1 产品定制化时代的用户需求分析 | 第12-13页 |
1.1.2 定制化背景下移动电源产业现状分析 | 第13-14页 |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14-15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2.1 感性工学的发展与现状 | 第15-17页 |
1.2.2 移动电源的感性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9-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3.2 创新点 | 第19-20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移动电源产品特性分析 | 第21-28页 |
2.1 移动电源产品特性解析 | 第21-24页 |
2.1.1 移动电源产品结构解析 | 第21-22页 |
2.1.2 移动电源产品外观视觉形象解析 | 第22-24页 |
2.2 移动电源使用方式及外观形态定性分析 | 第24-27页 |
2.2.1 移动电源的使用方式 | 第24-26页 |
2.2.2 移动电源外观形态定性分析 | 第26-2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用户需求解析 | 第28-52页 |
3.1 移动电源感性意象语汇采集与筛选 | 第28-33页 |
3.2 移动电源样本采集与筛选 | 第33-36页 |
3.3 移动电源感性测试实验 | 第36-40页 |
3.4 移动电源的形态特征分析 | 第40-43页 |
3.5 移动电源设计要素与感性意象的相关度分析 | 第43-5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移动电源类产品特征重要性序列研究及产品设计 | 第52-63页 |
4.1 研究流程 | 第52-53页 |
4.2 模糊层次分析法概述 | 第53页 |
4.3 层次分析模型构建 | 第53-54页 |
4.4 问卷设计与社会调研 | 第54-56页 |
4.5 构建模糊一致矩阵 | 第56-59页 |
4.6 计算各要素权重值 | 第59-60页 |
4.7 移动电源设计方案 | 第60-62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5.1 总结 | 第63-64页 |
5.2 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