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9-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8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电子废弃物增长现状 | 第13-16页 |
1.3 废旧电路板的环境问题和资源化利用 | 第16-21页 |
1.3.1 数量巨大 | 第16-18页 |
1.3.2 成分复杂 | 第18页 |
1.3.3 废旧电路板的资源性 | 第18-19页 |
1.3.4 废旧电路板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 | 第19-20页 |
1.3.5 我国废旧电路板回收所面临的严峻问题 | 第20-21页 |
1.4 高压静电方法分离破碎废旧电路板 | 第21-23页 |
1.5 虚拟仪器与LabVIEW | 第23-27页 |
1.5.1 前期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23-24页 |
1.5.2 虚拟仪器概念 | 第24-25页 |
1.5.3 虚拟仪器与传统仪器比较 | 第25-26页 |
1.5.4 基于LabVIEW 的虚拟仪器 | 第26-27页 |
1.6 研究目标 | 第27-28页 |
第二章 原料、设备和技术路线 | 第28-35页 |
2.1 引言 | 第28页 |
2.2 原料 | 第28-29页 |
2.3 设备 | 第29-33页 |
2.3.1 原料制备设备 | 第29-31页 |
2.3.2 分选设备 | 第31页 |
2.3.3 数据采集设备 | 第31-32页 |
2.3.4 其他辅助设备 | 第32-33页 |
2.4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在线监测系统的开发 | 第35-51页 |
3.1 引言 | 第35页 |
3.2 在线监测系统建设目标 | 第35-36页 |
3.3 在线监测系统总体构成 | 第36-37页 |
3.4 硬件设计 | 第37-39页 |
3.5 软件设计 | 第39-50页 |
3.5.1 软件总体结构设计 | 第39-40页 |
3.5.2 LabVIEW 数据类型 | 第40-42页 |
3.5.3 数据采集与历史数据存储 | 第42-45页 |
3.5.4 稳态指标分析与显示模块 | 第45-47页 |
3.5.5 其他数据计算与显示模块 | 第47-49页 |
3.5.6 报警 | 第49-50页 |
3.6 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 | 第51-67页 |
4.1 引言 | 第51页 |
4.2 统计过程控制与控制图 | 第51-55页 |
4.2.1 统计过程控制 | 第51-52页 |
4.2.2 控制图原理 | 第52-53页 |
4.2.3 单值-移动极差图 | 第53-55页 |
4.3 在线监测系统运行流程 | 第55-56页 |
4.4 人机交互界面与网络远程控制 | 第56-59页 |
4.4.1 人机交互界面 | 第56-57页 |
4.4.2 网络远程控制 | 第57-59页 |
4.5 实验验证 | 第59-65页 |
4.5.1 实验方法 | 第59页 |
4.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9-65页 |
4.6 小结 | 第65-67页 |
第五章 PLC 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 第67-81页 |
5.1 引言 | 第67页 |
5.2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 第67-70页 |
5.2.1 PLC 定义与特点 | 第67-69页 |
5.2.2 PLC 工作过程 | 第69-70页 |
5.3 PLC 控制系统设计 | 第70-75页 |
5.3.1 系统运行流程 | 第70-71页 |
5.3.2 系统输入输出继电器 | 第71-72页 |
5.3.3 PLC 程序 | 第72-75页 |
5.4 PLC 控制程序仿真 | 第75-80页 |
5.4.1 GX Simulator 监视测试功能 | 第75页 |
5.4.2 GX Simulator 时序图仿真 | 第75-80页 |
5.5 小结 | 第80-81页 |
第六章 基于BP 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 | 第81-95页 |
6.1 引言 | 第81页 |
6.2 理论分析 | 第81-85页 |
6.2.1 控制系统基本概念 | 第81-82页 |
6.2.2 神经网络基本概念 | 第82页 |
6.2.3 神经元和多重神经网络 | 第82-85页 |
6.3 BP 神经网络 | 第85-86页 |
6.3.1 算法 | 第85页 |
6.3.2 理论分析 | 第85-86页 |
6.4 MATLAB 程序设计 | 第86-89页 |
6.4.1 输入输出 | 第86-88页 |
6.4.2 BP 神经网络设计 | 第88-89页 |
6.5 LabVIEW 程序设计 | 第89-92页 |
6.6 实验验证 | 第92-94页 |
6.7 小结 | 第94-9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95-97页 |
结论 | 第95页 |
展望 | 第95-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105-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