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未决羁押的基本概念 | 第9-16页 |
第一节 羁押的产生、基本含义 | 第9页 |
第二节 未决羁押的基本概念 | 第9-10页 |
第三节 未决羁押的性质 | 第10-12页 |
第四节 未决羁押的目的 | 第12-13页 |
第五节 未决羁押的基本价值理念 | 第13-16页 |
第二章 未决羁押与人权保障之冲突 | 第16-22页 |
第一节 未决羁押与人权保障冲突之必然性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未决羁押与人权保障冲突之表现 | 第17-22页 |
一、羁押的普遍化降低了人权保障标准 | 第17-19页 |
二、侵权预防和救济机制不健全导致人权保障力度不够 | 第19-20页 |
三、“惩罚性”地适用羁押措施严重侵犯人权 | 第20-21页 |
四、侦查、起诉机关自我授权削弱了法律对人权的保障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未决羁押与人权保障冲突之平衡 | 第22-33页 |
第一节 平衡未决羁押与人权保障冲突之必要性 | 第22-24页 |
第二节 平衡未决羁押与人权保障冲突的法律途径 | 第24-33页 |
一、通过范围控制平衡冲突 | 第24-25页 |
二、通过目的控制平衡冲突 | 第25-30页 |
三、通过要件控制平衡冲突 | 第30-33页 |
第四章 人权保障视野下我国未决羁押制度之完善 | 第33-43页 |
第一节 对未决羁押的原则性控制 | 第34-36页 |
一、羁押法定原则 | 第34页 |
二、比例原则 | 第34-35页 |
三、司法审查原则 | 第35页 |
四、羁押机关和侦查机关分离原则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强化羁押程序中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机制 | 第36-43页 |
一、观念上的重塑 | 第36-37页 |
二、制度的调整与完善 | 第37-40页 |
三、改革我国的侦查讯问制度,适当赋予犯罪嫌疑人沉默权 | 第40-41页 |
四、强化侦查阶段被羁押人的辩护权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致评阅专家 | 第47-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