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园林设计论文

上海地区大学校园景观演变:特点和影响因素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29页
    1.1 大学校园景观的概念第12-13页
    1.2 大学校园景观研究的意义第13-14页
    1.3 国内外大学校园规划的发展概况第14-29页
        1.3.1 国外大学的发展第14-19页
        1.3.2 中国大学的历史发展及校园景观特点第19-28页
        1.3.3 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大学第28页
        1.3.4 改革开放后新建的大学校园第28-29页
第二章 研究背景、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9-32页
    2.1 研究背景第29页
    2.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9-30页
    2.3 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第30-31页
    2.4 技术路线图第31-32页
第三章 建国后上海高校校园景观演变与发展第32-56页
    3.1 新中国建国初期上海地区大学校园景观规划的特点第32-38页
    3.2 八十年代后期上海地区大学校园景观规划的特点第38-40页
    3.3 上海高校新校区校园景观设计特点第40-45页
        3.3.1 重视整体性,建立有机秩序第41-42页
        3.3.2 以人为本,构建了良好的人文环境第42-43页
        3.3.3 多重立体景观生态体系第43页
        3.3.4 重视校园与社会的有机联系第43-45页
        3.3.5 正确处理近期效果和长期管理的关系第45页
    3.4 上海高校老校区景观改造和新校区景观特点——实例分析第45-56页
        3.4.1 上海交通大学徐家汇校区的景观改造问题第45-48页
        3.4.2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二期工程规划设计第48页
        3.4.3 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二期工程规划设计第48-50页
        3.4.4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区规划设计第50-56页
第四章 上海交通大学校园景观的形成和演变第56-103页
    4.1 近代中国时期第56-61页
    4.2 新中国成立后(20 世纪50 年代~90 年代)第61-64页
        4.2.1 建国初期及文革时期第61-62页
        4.2.2 改革开放时期(20 世纪80~90 年代)第62-64页
    4.3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新校区的规划第64-103页
        4.3.1 闵行二期建设规划概况(2001-2008)第65-66页
        4.3.2 交大闵行校区景观空间布局和构建的特点第66-79页
        4.3.3 闵行校区绿化的指导思想及原则第79-103页
第五章 结论第103-109页
    5.1 指导思想第103-104页
    5.2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探讨第104-108页
        5.2.1 整体性原则第104页
        5.2.2 功能性原则第104-105页
        5.2.3 以人为本原则第105页
        5.2.4 文化人文性原则第105-106页
        5.2.5 可持续发展原则第106-107页
        5.2.6 生态性原则第107页
        5.2.7 安全性原则第107-108页
    5.3 结语第108-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12页
致谢第112-11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冰箱背板生产线折弯机的设计与优化
下一篇:浦东“区镇合一”管理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