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引言 | 第9页 |
第一章 成年监护制度研究的迫切性 | 第9-17页 |
一. 成年监护制度的概念 | 第9-13页 |
(一) 监护制度及其概念 | 第9-10页 |
(二) 成年监护制度的概念 | 第10-13页 |
1 我国的成年监护 | 第10-11页 |
2 日本的成年监护 | 第11-13页 |
二 对成年监护制度需求的迫切性 | 第13-15页 |
(一) 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对成年监护制度需求的迫切性 | 第13-14页 |
(二) 日本成年监护制度改革的原因 | 第14-15页 |
三 制定成年监护制度是我国建立法制和谐社会的需要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日本成年监护制度发展情况 | 第17-32页 |
一 日本旧民法中禁治产、准禁治产制度评价 | 第17-18页 |
(一) 禁治产制度评价 | 第17-18页 |
(二) 准禁治产制度评价 | 第18页 |
二 新成年后见制度及修订 | 第18-29页 |
(一) 法定后见制度 | 第19-27页 |
1 法定后见制度的规定 | 第19-24页 |
2 法定后见的相关制度 | 第24-27页 |
3 关于“尊重被本人意思决定”的规定 | 第27页 |
(二) 任意后见制度 | 第27-29页 |
1 任意后见合同的缔结 | 第28-29页 |
2 任意后见监督人 | 第29页 |
三 日本成年监护制度改革的意义 | 第29-32页 |
(一) 改革的动机 | 第29-30页 |
(二) 改革的意义 | 第30-32页 |
1 创设了任意后见制度 | 第31页 |
2 增设了辅助制度 | 第31页 |
3 导入了全新的制度理念 | 第31-32页 |
4 改革了旧登记制度 | 第32页 |
第三章 中日两国成年监护制度的比较 | 第32-42页 |
一 两国制度体系的比较 | 第33-34页 |
二 制度理念的比较 | 第34页 |
三 两国监护制度种类的比较 | 第34-36页 |
四 被监护人分类的比较 | 第36-37页 |
五 监护人选任的规定的比较 | 第37-39页 |
六 有关后见人的辞职和解除职务规定的比较 | 第39-40页 |
七 监护监督制度的比较 | 第40-41页 |
八 监护职责的比较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对完善我国成年监护制度的思考 | 第42-49页 |
一 对我国的成年监护制度类型进行重构 | 第42-43页 |
二 对被监护人的规定 | 第43-44页 |
三 监护人的选任程序 | 第44页 |
四 关于监护人的规定 | 第44-47页 |
(一) 有关监护职责的规定 | 第44-46页 |
(二) 监护人报酬的规定 | 第46页 |
(三) 监护人辞去职务和免除监护人职务的规定 | 第46-47页 |
五 监护监督的规定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