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一、绪论 | 第10-16页 |
(一)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 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2. 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二)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 国外相关理论的发展 | 第11-12页 |
2. 国内相关理论的发展 | 第12-14页 |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4-15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2. 创新点 | 第14-15页 |
(四) 研究的结构与框架 | 第15-16页 |
二、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的理论分析 | 第16-21页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1. 金融发展 | 第16-17页 |
2. 技术创新 | 第17页 |
(二) 金融发展促进技术创新微观机制分析 | 第17-21页 |
1. 金融体系的筹融资功能 | 第18页 |
2. 金融体系的资源配置功能 | 第18页 |
3. 金融体系的风险管理功能 | 第18-19页 |
4. 金融体系的信息处理功能 | 第19页 |
5. 金融体系的储蓄动员功能 | 第19页 |
6. 金融体系的清算支付功能 | 第19页 |
7. 金融体系的监督激励功能 | 第19-21页 |
三、我国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的现状分析 | 第21-37页 |
(一) 我国金融发展的现状 | 第21-30页 |
1. 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概述 | 第21-23页 |
2. 我国金融发展程度的测度 | 第23-24页 |
3. 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情况 | 第24-26页 |
4. 省域金融发展空间分布 | 第26-30页 |
(二) 我国技术创新的现状 | 第30-35页 |
1. 我国技术创新的纵向比较 | 第30-31页 |
2. 地区技术创新的横向比较 | 第31-32页 |
3. 地区创新差异的综合分析 | 第32-33页 |
4. 省域技术创新的空间分布 | 第33-35页 |
(三) 我国金融发展体系对技术创新的支持状况 | 第35-37页 |
四、金融发展促进技术创新及其成果转化的实证分析 | 第37-51页 |
(一) 金融发展促进技术创新的静态面板实证 | 第37-44页 |
1. 模型设定 | 第37页 |
2. 变量说明 | 第37-38页 |
3. 计量方法 | 第38-40页 |
4. 实证结果 | 第40-44页 |
(二) 金融发展促进技术创新的动态面板实证 | 第44-47页 |
1. 模型设定 | 第44页 |
2. 方法说明 | 第44-45页 |
3. 实证结果 | 第45-47页 |
(三) 金融发展促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动态面板实证 | 第47-51页 |
1. 模型设定 | 第47-48页 |
2. 变量说明 | 第48页 |
3. 实证结果 | 第48-51页 |
五、全文研究总结与研究展望 | 第51-55页 |
(一) 主要结论 | 第51-52页 |
(二) 政策建议 | 第52-54页 |
1. 逐步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完善金融服务功能 | 第52页 |
2. 继续深化金融体系改革,调整金融发展结构 | 第52-53页 |
3. 构建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技术创新项目直接融资比例 | 第53页 |
4. 缩小地区差距,协调东中西部金融发展 | 第53页 |
5. 政府积极引导,加快科技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 | 第53页 |
6. 统筹考虑金融发展体系的金融规模、效率与结构 | 第53-54页 |
(三) 研究展望 | 第54-55页 |
注释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研究的课题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