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4-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操作性定义 | 第17-18页 |
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研究架构 | 第20-22页 |
第2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22-28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22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2.2.1 研究性质 | 第22页 |
2.2.2 抽样方法 | 第22页 |
2.2.3 样本量的确定 | 第22页 |
2.2.4 研究工具 | 第22-23页 |
2.3 调查方法 | 第23-25页 |
2.3.1 预调查 | 第23-24页 |
2.3.2 正式调查 | 第24-25页 |
2.4 质量控制 | 第25页 |
2.5 统计分析 | 第25-26页 |
2.5.1 数据处理 | 第25页 |
2.5.2 统计方法 | 第25-26页 |
2.6 伦理原则 | 第26-27页 |
2.7 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第3章 研究结果 | 第28-46页 |
3.1 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资料 | 第28-29页 |
3.2 护士职业获益感 | 第29-38页 |
3.2.1 护士职业获益感现状 | 第29-30页 |
3.2.2 护士人口学特征对其职业获益感的影响 | 第30-38页 |
3.3 护士专业自我概念现状 | 第38-39页 |
3.4 护理工作环境现状 | 第39-40页 |
3.5 护士专业自我概念、护理工作环境与护士职业获益感的相关性 | 第40-41页 |
3.5.1 护士专业自我概念与护士职业获益感的相关性 | 第40页 |
3.5.2 护理工作环境与护士职业获益感的相关性 | 第40-41页 |
3.5.3 护理工作环境与护士专业自我概念的相关性 | 第41页 |
3.6 护士专业自我概念及护理工作环境对护士职业获益感的影响 | 第41-46页 |
3.6.1 护士专业自我概念对护士职业获益感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 第41-42页 |
3.6.2 护理工作环境对护士职业获益感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 第42页 |
3.6.3 护理工作环境对护士专业自我概念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 第42页 |
3.6.4 护士职业获益感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 | 第42-46页 |
第4章 讨论 | 第46-56页 |
4.1 调查对象一般资料分布情况 | 第46页 |
4.2 护士职业获益感现状 | 第46-50页 |
4.2.1 护士职业获益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 第46-47页 |
4.2.2 不同人口学资料护士职业获益感差异比较 | 第47-50页 |
4.3 护士专业自我概念现状 | 第50页 |
4.4 护理工作环境现状 | 第50页 |
4.5 护士专业自我概念、护理工作环境与护士职业获益感的相关性分析 | 第50-51页 |
4.5.1 护士专业自我概念与护士职业获益感的相关性 | 第50-51页 |
4.5.2 护理工作环境与护士职业获益感的相关性 | 第51页 |
4.5.3 护理工作环境与护士专业自我概念的相关性 | 第51页 |
4.6 护士专业自我概念及护理工作环境对护士职业获益感的影响 | 第51-56页 |
4.6.1 护士专业自我概念对护士职业获益感的影响 | 第51-52页 |
4.6.2 护理工作环境对护士职业获益感的影响 | 第52-53页 |
4.6.3 护理工作环境对护士专业自我概念的影响 | 第53页 |
4.6.4 护士专业自我概念在护理工作环境和护士职业获益感间的中介效应 | 第53-56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6-57页 |
本研究的创新和局限性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6页 |
综述 | 第66-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附录 | 第76-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