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矩形劈裂环和月牙形金纳米结构的表面等离激元Fano共振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27页
    1.1 前言第9-10页
    1.2 等离激元及其基本性质第10-18页
        1.2.1 等离激元的产生第10-14页
        1.2.2 无限大金属-介质界面的表面等离激元特性第14-17页
        1.2.3 表面等离激元电磁场增强作用的简单介绍第17-18页
    1.3 Fano 共振第18-20页
    1.4 表面等离激元的电磁计算方法第20-23页
        1.4.1 Mie 理论第20-21页
        1.4.2 有限差分法第21-22页
        1.4.3 有限元法第22-23页
    1.5 COMSOL Multiphysics 介绍第23页
    1.6 表面等离激元及 Fano 共振的发展现状第23-25页
    1.7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第25-27页
        1.7.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5-26页
        1.7.2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26-27页
2 金劈裂纳米环的表面等离激元特性第27-37页
    2.1 模型介绍第27页
    2.2 计算方法介绍第27-29页
    2.3 计算结果及讨论第29-35页
        2.3.1 电磁场分布第29-31页
        2.3.3 吸收光谱在不同劈裂宽度下的变化第31-33页
        2.3.4 电磁场的增强作用第33-35页
        2.3.5 介质折射率对光谱的影响第35页
    2.4 本章小结第35-37页
3 金劈裂纳米环的 Fano 线型特性第37-46页
    3.1 模型介绍第37-38页
    3.2 计算结果及讨论第38-44页
        3.2.1 右半部分的特性研究第38-40页
        3.2.2 两部分杂化第40-41页
        3.2.3 金劈裂纳米环的 Fano 线型特性研究第41-43页
        3.2.4 灵敏性研究第43-44页
    3.3 本章小结第44-46页
4 金月牙纳米结构的 Fano 共振特性第46-54页
    4.1 模型介绍第46-47页
    4.2 结果及讨论第47-53页
        4.2.1 电磁场分布第47-49页
        4.2.2 实验与模拟对比第49-50页
        4.2.3 杂化过程第50-51页
        4.2.4 Fano 共振特性研究第51-52页
        4.2.5 灵敏性研究第52-53页
    4.3 本章小结第53-54页
5 总结与展望第54-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2页
附录第62页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获奖情况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用弹性及非弹性分析识别现浇板对钢筋混凝土梁的增强效应
下一篇:汽车发动机挠性飞轮设计与制造工艺和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