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外科学论文--泌尿科学(泌尿生殖系疾病)论文--膀胱疾病论文

长期骶神经前根阳极阴滞电刺激对兔完全脊髓损伤性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的作用

第4-5页
中文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0页
英文缩略词表第11-14页
引言第14-16页
第1章 综述第16-38页
    1.1 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诊治进展第16-21页
        1.1.1 神经源性膀胱概述及分型第16页
        1.1.2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诊断注意事项第16-17页
        1.1.3 治疗方法第17-21页
    1.2 电刺激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研究新进展第21-26页
        1.2.1 神经解剖和病理生理第22-23页
        1.2.2 骶神经电刺激及调控第23-24页
        1.2.3 刺激外周神经第24-25页
        1.2.4 其他刺激方法第25-26页
    1.3 脊髓损伤后膀胱传入神经通路变化新进展第26-34页
        1.3.1 下尿路的传入神经支配第27-28页
        1.3.2 中枢传入路径第28页
        1.3.3 传入神经的组织学及化学特点第28-29页
        1.3.4 膀胱传入神经元电生理特性第29-30页
        1.3.5 脊髓损伤后C纤维传入神经参与排尿反射第30页
        1.3.6 脊髓损伤后传入神经形态和化学可塑性第30-31页
        1.3.7 脊髓损伤后含有PACAP的C纤维传入神经参与重塑第31-32页
        1.3.8 脊髓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对传入神经重塑的作用第32-33页
        1.3.9 膀胱传入神经及尿道出口梗阻第33-34页
    1.4 尿流动力学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第34-38页
        1.4.1 概述第34页
        1.4.2 适应症第34-35页
        1.4.3 主要常用概念、测量参数及意义第35-38页
第2章 长期阳极阻滞电刺激重建兔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的实验研究第38-68页
    2.1 阳极阻滞电刺激技术对兔脊髓损伤后尿流动力学的影响第38-59页
        2.1.1 材料第38-39页
        2.1.2 方法第39-42页
        2.1.3 结果第42-51页
        2.1.4 讨论第51-59页
    2.2 长期阳极阻滞电刺激对膀胱功能恢复的可能机制第59-67页
        2.2.1 材料第59-60页
        2.2.2 方法第60-63页
        2.2.3 结果第63-64页
        2.2.4 讨论第64-67页
    2.3 小结第67-68页
第3章 结论第68-70页
    3.1 成果第68页
    3.2 创新点第68页
    3.3 问题第68页
    3.4 展望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87页
附录第87-100页
综述第100-133页
    参考文献第105-133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33-134页
致谢第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京市属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现状及策略研究
下一篇:肉菜流通追溯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