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重庆三峡库区水污染控制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英文摘要第5页
1 前言第8-9页
2 重庆三峡库区概况及水环境状况第9-21页
    2.1 重庆三峡库区概况第9页
        2.1.1 区域范围第9页
        2.1.2 重庆三峡库区自然及社会经济概况第9页
    2.2 重庆三峡库区水环境背景及预测第9-21页
        2.2.1 水环境质量状况第9-15页
        2.2.2 水污染物来源第15-18页
        2.2.3 水环境预测第18-19页
        2.2.4 生态环境现状第19-21页
3 主要环境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1-24页
    3.1 主要环境问题第21-22页
    3.2 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2-24页
        3.2.1 环保意识淡薄第22页
        3.2.2 环境管理能力弱第22-23页
        3.2.3 环保投入不足,规划项目进展慢第23-24页
4 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况第24-25页
5 三峡库区水污染控制对策研究第25-41页
    5.1 建立和完善环保法律法规体系第25-28页
        5.1.1 重庆环保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第25页
        5.1.2 建立和完善环保法律法规体系对策措施第25-26页
        5.1.3 长江流域综合性立法对策第26-28页
    5.2 城市污染防治市场化及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研究第28-33页
        5.2.1 城市污染防治市场化研究第28-29页
        5.2.2 重庆三峡库区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对策探讨第29-33页
    5.3 产业结构调整第33-35页
        5.3.1 调整产业布局第33-34页
        5.3.2 调整产业结构第34-35页
    5.4 加强环保自身能力建设第35页
        5.4.1 一个中心建设第35页
        5.4.2 五个体系建设第35页
    5.5 三峡库区消落带污染控制研究第35-37页
        5.5.1 消落带基本情况第35-36页
        5.5.2 消落带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第36页
        5.5.3 对策措施第36-37页
    5.6 三峡库区富营养化控制对策第37-39页
        5.6.1 富营养化的形成机理第37-38页
        5.6.2 重庆三峡库区磷的主要来源第38页
        5.6.3 控制对策研究第38-39页
    5.7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对策措施第39-41页
        5.7.1 环境保护工程第39页
        5.7.2 生态建设工程第39-40页
        5.7.3 地质灾害防治和库岸整治工程第40页
        5.7.4 生态环境预防监测体系和科技保障能力建设工程第40-41页
6 结论第41-43页
致谢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CCD的LED显示屏亮度校正技术的应用
下一篇:基于SIFT的医学图像流体配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