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程序设计论文

一种面向数据挖掘的并行体系结构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英文摘要第6页
1 绪论第10-14页
    1.1 论文选题和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现状综述第11-13页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3-14页
2 并行数据挖掘技术综述第14-21页
    2.1 数据挖掘第14-16页
        2.1.1 数据挖掘的定义第14页
        2.1.2 数据挖掘的主要问题第14-16页
        2.1.3 并行数据挖掘的意义第16页
    2.2 并行数据挖掘的方法第16-18页
        2.2.1 数据并行第16-17页
        2.2.2 任务并行第17页
        2.2.3 数据并行与任务并行相结合第17-18页
    2.3 并行数据挖掘的体系结构第18-20页
    2.4 小结第20-21页
3 并行计算体系结构的比较和选择第21-33页
    3.1 SMP系统第21-22页
        3.1.1 SMP系统的结构第21页
        3.1.2 SMP系统的特点第21-22页
        3.1.3 SMP系统的应用领域第22页
    3.2 MPP系统第22-24页
        3.2.1 MPP系统的结构第22-23页
        3.2.2 MPP系统的特点第23-24页
        3.2.3 MPP系统的应用领域第24页
    3.3 DSM系统第24-25页
        3.3.1 DSM系统的结构第24页
        3.3.2 DSM系统的特点第24-25页
        3.3.3 DSM系统的应用领域第25页
    3.4 COW第25-32页
        3.4.1 COW的概念和分类第25-26页
        3.4.2 COW的体系结构第26-27页
        3.4.3 COW的系统特点第27-28页
        3.4.4 连接COW结点的三种方式第28-29页
        3.4.5 COW的应用领域第29页
        3.4.6 COW与其它并行体系结构的比较第29-30页
        3.4.7 选择COW的原因第30-32页
    3.5 小结第32-33页
4 基于PVM的一种面向数据挖掘的并行体系结构设计第33-53页
    4.1 PVM与MPI第33-40页
        4.1.1 PVM以及PVM的特点第33-35页
        4.1.2 MPI以及MPI的特点第35-36页
        4.1.3 PVM与MPI的比较第36-39页
        4.1.4 选择PVM的原因第39-40页
    4.2 建立PVM并行计算环境的基本条件第40-42页
    4.3 面向数据挖掘的并行体系结构PAFDM的设计第42-46页
        4.3.1 PAFDM的模型第42-43页
        4.3.2 并行虚拟机的建立第43-44页
        4.3.3 PAFDM的特性第44-46页
    4.4 PAFDM的分析和评价第46-52页
        4.4.1 阶段并行模型第46-48页
        4.4.2 对PAFDM的分析和评价第48-52页
    4.5 小结第52-53页
5 PAFDM的适用性研究第53-60页
    5.1 关联规则挖掘的并行化策略第53-55页
    5.2 分类挖掘的并行化策略第55-57页
    5.3 聚类挖掘的并行化策略第57-59页
    5.4 小结第59-60页
6 论文总结第60-62页
    6.1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第60-61页
    6.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高校学生危机事件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鄞州区创新型城市经济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