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表胃电图的检测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引言 | 第8页 |
1.2 EGG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8-11页 |
1.2.1 国外EGG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8-10页 |
1.2.2 国内EGG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0-11页 |
1.3 立题依据及课题简介 | 第11-12页 |
2 胃生理及病理学基础 | 第12-18页 |
2.1 胃生理概要 | 第12-14页 |
2.2 胃电机理 | 第14-15页 |
2.3 胃电图基础 | 第15-18页 |
3 系统总体设计 | 第18-25页 |
3.1 体表胃电图检测原理及系统框图 | 第18-20页 |
3.1.1 体表胃电图检测原理 | 第18-19页 |
3.1.2 系统框图 | 第19-20页 |
3.2 系统设计简介 | 第20-24页 |
3.2.1 传感器 | 第20页 |
3.2.2 模拟电路部分设计 | 第20-21页 |
3.2.3 数字电路部分设计 | 第21-23页 |
3.2.4 串口通信 | 第23-24页 |
3.3 信号处理探讨 | 第24-25页 |
4 系统硬件设计 | 第25-38页 |
4.1 概述 | 第25-26页 |
4.2 模拟电路系统 | 第26-31页 |
4.2.1 前置放大电路 | 第26-27页 |
4.2.2 有源带通滤波器 | 第27-28页 |
4.2.3 主放大器 | 第28-29页 |
4.2.4 模电部分小结及其电路仿真 | 第29-31页 |
4.3 数字电路系统 | 第31-38页 |
4.3.1 单片机AT89C51 | 第31-33页 |
4.3.2 模/数转换电路 | 第33-34页 |
4.3.3 光电隔离电路 | 第34-35页 |
4.3.4 电平转换电路 | 第35-36页 |
4.3.5 串口电路 | 第36-38页 |
5 系统软件设计 | 第38-51页 |
5.1 概述 | 第38页 |
5.2 下位机软件设计 | 第38-46页 |
5.2.1 下位机软件设计流程 | 第38-40页 |
5.2.2 下位机编程说明及实现 | 第40-46页 |
5.3 上位机软件的研制 | 第46-51页 |
5.3.1 MSComm通信控件简介 | 第47-48页 |
5.3.2 通信程序设计 | 第48-51页 |
6 基于小波的胃电信号去噪分析 | 第51-63页 |
6.1 概述 | 第51-52页 |
6.2 小波分析基本理论 | 第52-57页 |
6.2.1 傅立叶变换与小波分析 | 第52-53页 |
6.2.2 离散小波变换与二进小波变换 | 第53-54页 |
6.2.3 多分辨分析 | 第54-55页 |
6.2.4 小波包分析 | 第55-57页 |
6.3 胃电信号去噪分析 | 第57-59页 |
6.3.1 胃电信号的时频特性和小波特性 | 第57-58页 |
6.3.2 胃电信号去噪方法 | 第58-59页 |
6.4 EGG去噪分析与结果 | 第59-62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7 总结和展望 | 第63-65页 |
7.1 总结 | 第63-64页 |
7.2 展望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