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研究生教育论文--政治思想教育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18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10页
    第二节 研究意义第10-11页
        一、理论意义第11页
        二、实践意义第11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1-12页
        一、研究思路第11-12页
        二、研究方法第12页
    第四节 文章的创新点第12-13页
    第五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8页
        一、相关研究内容综述第13-17页
            (一)关于认同的相关研究第13-14页
            (二)关于专业认同的相关研究第14-17页
        二、研究述评第17-18页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的概念概述第18-23页
    第一节 概念界定第18-19页
        一、专业第18页
        二、认同第18页
        三、硕士研究生第18-19页
        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第19页
    第二节 专业认同的维度第19-21页
        一、专业认知第20页
        二、专业情感第20页
        三、专业行为第20-21页
    第三节 相关理论第21-23页
        一、社会认同理论第21页
        二、自我分类理论第21-22页
        三、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第22-23页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现状实证分析第23-32页
    第一节 调查概述第23-25页
        一、问卷设计第23-24页
            (一)问卷调查内容第23页
            (二)问卷调查对象以及回收情况第23-24页
        二、访谈设计第24-25页
            (一)访谈提纲第24页
            (二)访谈程序第24-25页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现状第25-29页
        一、专业认知现状第25-26页
        二、专业情感现状第26-28页
        三、专业行为现状第28-29页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存在的问题第29-32页
        一、缺乏对专业的兴趣第29-30页
        二、学习态度不积极,行动力不足第30页
        三、不满意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学习环境第30-31页
        四、缺乏对专业地位以及就业信心第31-32页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影响因素第32-42页
    第一节 硕士研究生自身因素第32-38页
        一、性别因素第32-34页
        二、年级因素第34-36页
        三、工作经历因素第36-37页
        四、读研以及选择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原因第37-38页
    第二节 专业自身因素第38-40页
        一、课程设置、导师影响、学习环境第38-39页
        二、就业前景第39-40页
    第三节 社会因素第40-41页
        一、学科地位第40页
        二、周围亲戚朋友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认同的影响第40-41页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五章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策略第42-47页
    第一节 个人方面第42-43页
        一、认清自己,根据兴趣慎重选择专业第42-43页
        二、了解所学专业,有积极的学习态度第43页
        三、做好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第43页
    第二节 院校方面第43-44页
        一、加强专业的建设第43-44页
        二、发挥导师的作用第44页
    第三节 社会方面第44-47页
        一、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以及专业政策的宣传力度第45页
        二、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关注和建设第45页
        三、政府要完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第45-47页
结语第47-48页
致谢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附录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状况调查问卷第51-53页
附录二:针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状况”的访谈提纲第53-54页
    一、访谈对象第53页
    二、访谈目的及主题第53页
    三、访谈具体内容设计第53-54页
附录三:作者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学习拖延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微时代”下青年生态道德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