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外交、国际关系论文

乌克兰对外政策演变与乌俄关系

致谢第3-4页
中文摘要第4-5页
摘要第6-13页
序言第13-26页
    一、选题意义第13-14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3页
        (一) 国内研究状况第14-17页
        (二) 俄罗斯的研究状况第17-19页
        (三) 乌克兰的研究状况第19-21页
        (四) 西方的研究状况第21-23页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23-24页
        (一) 研究方法第23页
        (二) 创新之处第23-24页
    四、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第24-26页
第一章 克拉夫丘克时期的对外政策与乌俄关系第26-53页
    第一节 克拉夫丘克时期“一边倒”的亲西方外交第26-34页
        一、乌克兰独立初期的外交任务及其“西向”性质第26-28页
        二、克拉夫丘克时期“背俄向西”的“一边倒”外交第28-34页
            (一) 防范俄罗斯、抵制独联体机制第28-30页
            (二) 参与欧洲一体化和欧洲大西洋一体化进程第30-32页
            (三) 以获得安全保障和经济援助为目的发展乌美关系第32-34页
    第二节 克拉夫丘克时期的乌俄关系第34-51页
        一、政治关系紧张、矛盾冲突不断第34-43页
            (一) 黑海舰队的归属和划分问题第35-36页
            (二) 克里米亚地位问题第36-41页
            (三) 乌克兰境内战略核武器问题第41-43页
        二、经济关系一波三折第43-47页
            (一)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与乌克兰面临的严重经济困境第43-44页
            (二) 乌克兰经济对与俄罗斯之间传统联系的依赖第44-45页
            (三) 能源问题是乌俄经济关系中的焦点第45-47页
        三、人文关系陷于低谷第47-51页
            (一) 乌克兰民族主义浪潮下的“去俄罗斯化”运动第47-49页
            (二) “去俄罗斯化”运动的后果和对乌俄关系的影响第49-51页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二章 库奇马时期的对外政策与乌俄关系第53-92页
    第一节 库奇马时期“东西方平衡的多维外交”第53-71页
        一、库奇马第一届任期的对外政策:“西倾”的多维外交第53-61页
            (一) 停止与俄罗斯对抗、开展互利合作第53-55页
            (二) 强调欧洲国家身份、积极参与欧洲一体化进程第55-56页
            (三) 加强与美国的关系、谋求其对本国经济转轨的支持第56-58页
            (四) 深化与北约的合作、建立伙伴关系第58-60页
            (五) 主导并参与独联体内部离心活动第60-61页
        二、库奇马第二届任期的对外政策:倾向俄罗斯的多维外交第61-71页
            (一) 库奇马政府对外政策的转向第61-67页
            (二) 倾向俄罗斯的多维外交政策第67-71页
    第二节 库奇马时期的乌俄关系第71-89页
        一、政治关系迈入正常化发展轨道第71-80页
            (一) 库奇马第一届任期的乌俄政治关系:结束对抗,寻求共识第71-76页
            (二) 库奇马第一届任期的乌俄政治关系:积极对话,增强互信第76-80页
        二、经济关系显著升温第80-86页
            (一) 乌俄经济关系发展的法律基础逐渐完善和细化第80-81页
            (二) 双边贸易止跌回升第81-82页
            (三) 解决双边贸易矛盾的尝试与建立俄白哈乌统一经济空间第82-84页
            (四) 天然气领域纠纷与合作并存第84-86页
        三、人文关系出现缓和第86-89页
            (一) 库奇马政府在民族历史文化问题领域的中间路线第86-87页
            (二) 乌俄人文关系的缓和及存在的问题第87-89页
    本章小结第89-92页
第三章 尤先科时期的对外政策与乌俄关系第92-118页
    第一节 尤先科时期的“全面亲西方外交”第92-100页
        一、“橙色革命”与乌克兰对外政策的根本转向第92-94页
        二、尤先科政府推行的全面倒向西方的对外政策第94-100页
            (一) 以“入盟”为目标加强与欧盟的战略伙伴合作第94-95页
            (二) 重建乌美战略伙伴关系,密切与北约的联系,加速“入约”进程第95-98页
            (三) 对俄罗斯“不予妥协”,乌俄关系让位于欧洲和欧洲大西洋一体化战略第98-100页
    第二节 尤先科时期的乌俄关系第100-116页
        一、政治关系降至冰点第100-106页
            (一) 俄罗斯施压“橙色”政权、扶持亲俄反对派第100-101页
            (二) 矛盾对立激增、政治对抗升级第101-104页
            (三) 乌克兰加入北约的政策是导致乌俄关系恶化的直接原因第104-105页
            (四) 乌俄在独联体一体化进程上存在根本分歧第105-106页
        二、经济关系处于低位、贸易和能源摩擦频繁第106-112页
            (一) 双边贸易增速放缓、贸易摩擦增多第106-107页
            (二) 天然气危机频繁发生第107-111页
            (三) 乌克兰参与统一经济空间进程流产第111-112页
        三、人文关系政治色彩浓厚第112-116页
            (一) 尤先科政府人文领域的“去俄罗斯化”政策第113-114页
            (二) 俄罗斯加强对乌政策中的人文内容第114-116页
    本章小结第116-118页
第四章 亚努科维奇时期的对外政策与乌俄关系第118-144页
    第一节 亚努科维奇时期的“新实用主义外交”第118-125页
        一、《内外政策原则法》的出台第118-119页
        二、亚努科维奇政府对“实用主义”外交原则的回归第119-125页
            (一) 重启与俄罗斯的对话、大幅改善乌俄关系第119-120页
            (二) 平衡发展与欧盟的关系、继续参与欧洲一体化合作第120-122页
            (三) 奉行开放的不结盟政策、保持与北约的联系与合作第122-123页
            (四) 保持乌美关系的正常发展第123-125页
    第二节 亚努科维奇时期的乌俄关系第125-142页
        一、政治关系“破冰”重启第125-128页
            (一) 延长黑海舰队在乌驻扎期限第125-126页
            (二) 边界划定问题取得进展第126-127页
            (三) 统一立场、开展政治军事合作第127-128页
        二、经济关系中合作与分歧并存第128-138页
            (一) 天然气合同纠纷第129-133页
            (二) 乌克兰经济一体化道路选择问题第133-138页
        三、人文关系得以缓和第138-142页
            (一) 提高俄语地位、保障俄语使用权第139-140页
            (二) 在争议历史问题上寻求和解第140-142页
    本章小结第142-144页
第五章 乌克兰新政府的对外政策与乌俄关系第144-167页
    第一节 乌克兰危机与亲西方反对派力量夺权第144-150页
        一、危机的持续蔓延与戏剧性转变第145-146页
        二、危机加剧与中心转移——克里米亚入俄与东部两州独立诉求第146-148页
        三、危机的持续恶化和两次明斯克协议第148-149页
        四、危机的长期化趋势第149-150页
    第二节 乌克兰新政府“去俄入欧”的对外政策第150-155页
        一、全面回归参与欧洲和欧洲大西洋一体化政策第150-151页
        二、寻求西方的多方面支持第151-153页
        三、将俄罗斯定义为“侵略国”、乌俄关系转入全面对抗第153-155页
    第三节 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的乌俄关系第155-162页
        一、克里米亚入俄成为乌俄关系的分水岭第155-156页
        二、乌东部局势发展导致乌俄关系转入全面对立第156-158页
        三、经济关系显著恶化第158-161页
            (一) 两国“制裁战”日渐升温第158-159页
            (二) 天然气领域争端再起第159-161页
        四、对立和冲突扩大到人文领域第161-162页
    第四节 乌俄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第162-165页
    本章小结第165-167页
结语第167-170页
参考文献第170-181页

论文共1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代汉语基础》与《当代中文》的本土化对比研究
下一篇: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