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合成树脂与塑料工业论文--合成树脂及塑料论文--工程塑料论文

尼龙6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热氧稳定性研究

致谢第6-8页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1章 绪论第17-20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20-59页
    2.1 引言第20页
    2.2 尼龙6的热氧降解及稳定第20-39页
        2.2.1 尼龙6热氧降解机理第20-26页
        2.2.2 尼龙6的热氧稳定第26-39页
    2.3 尼龙6纳米复合材料的热氧降解第39-46页
        2.3.1 尼龙6纳米复合材料概况第40-43页
        2.3.2 尼龙6纳米复合材料的热氧降解第43-46页
    2.4 课题的提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9页
第3章 受阻酚/受阻胺分子内复合型稳定剂的制备及其对尼龙6的热氧稳定作用第59-78页
    3.1 前言第59-60页
    3.2 实验部分第60-63页
        3.2.1 实验原料第60页
        3.2.2 新型稳定剂的制备第60-61页
        3.2.3 试样制备第61-62页
        3.2.4 热氧老化第62页
        3.2.5 结构与性能的表征分析第62-63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63-73页
        3.3.1 受阻酚/受阻胺分子内复合抗氧剂的结构表征第63-65页
        3.3.2 受阻酚/受阻胺分子内复合抗氧剂对尼龙6热与热氧降解行为的影响第65-67页
        3.3.3 受阻酚/受阻胺分子内复合抗氧剂对尼龙6比浓粘度的影响第67-69页
        3.3.4 受阻酚/受阻胺分子内复合抗氧剂对尼龙6拉伸性能的影响第69-70页
        3.3.5 受阻酚/受阻胺分子内复合抗氧剂对尼龙6端基含量的影响第70-72页
        3.3.6 受阻酚/受阻胺分子内复合抗氧剂对尼龙6热氧稳定作用的机理第72-73页
    3.4 小结第73页
    参考文献第73-78页
第4章 纳米二氧化硅表面固载受阻酚抗氧剂及其对尼龙6热氧稳定性的影响第78-99页
    4.1 前言第78-80页
    4.2 实验部分第80-84页
        4.2.1 实验原料第80页
        4.2.2 纳米二氧化硅的表面改性第80-81页
        4.2.3 试样制备第81-82页
        4.2.4 热氧老化第82页
        4.2.5 结构与性能的表征分析第82-84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84-94页
        4.3.1 纳米二氧化硅的表面改性第84-86页
        4.3.2 尼龙6/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第86-87页
        4.3.3 尼龙6/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的热氧降解第87-88页
        4.3.4 尼龙6/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的热氧老化第88-92页
        4.3.5 纳米二氧化硅固载化抗氧剂的效果第92-94页
    4.4 小结第94页
    参考文献第94-99页
第5章 凹凸棒石表面接枝聚酰胺胺及其对尼龙6热氧稳定性的影响第99-122页
    5.1 前言第99-100页
    5.2 实验部分第100-104页
        5.2.1 实验原料第100-101页
        5.2.2 凹凸棒石的预处理第101页
        5.2.3 凹凸棒石的表面改性第101-102页
        5.2.4 试样制备第102页
        5.2.5 热氧老化第102-103页
        5.2.6 结构与性能的表征分析第103-104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04-116页
        5.3.1 凹凸棒石的表面改性第104-107页
        5.3.2 尼龙6/凹凸棒石纳米复合材料的晶体结构第107-108页
        5.3.3 尼龙6/凹凸棒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分散状态第108-111页
        5.3.4 尼龙6/凹凸棒石纳米复合材料的热氧降解第111-113页
        5.3.5 尼龙6/凹凸棒石纳米复合材料的热氧老化第113-116页
    5.4 小结第116-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22页
第6章 环氧树脂改性蒙脱土对尼龙6热氧稳定性的影响第122-138页
    6.1 前言第122-124页
    6.2 实验部分第124-125页
        6.2.1 实验原料第124页
        6.2.2 试样制备第124页
        6.2.3 热氧老化第124页
        6.2.4 测试与表征第124-125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125-132页
        6.3.1 PA6/EP-MMT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第125-126页
        6.3.2 PA6/EP-MMT纳米复合材料的热氧降解第126-128页
        6.3.3 PA6/EP-MMT纳米复合材料的比浓粘度第128-129页
        6.3.4 PA6/EP-MMT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第129-130页
        6.3.5 PA6/EP-MMT纳米复合材料的端基含量第130-132页
    6.4 小结第132页
    参考文献第132-138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138-141页
    7.1 结论第138-140页
    7.2 展望第140-141页
作者简介第141-142页

论文共1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最大频繁子图挖掘的软件忽视条件缺陷定位方法研究
下一篇:A(R)GET ATERP可控制备新型含氟共聚物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