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引言 | 第7-9页 |
一、委托理财型受贿犯罪概述 | 第9-14页 |
(一) “委托理财”的内涵解读 | 第9-10页 |
(二) 我国委托理财型受贿罪的形成背景 | 第10-11页 |
(三) 委托理财型受贿的法理分析 | 第11-14页 |
1. 委托理财法律关系分析 | 第11-12页 |
2. 委托理财型受贿罪的本质特征 | 第12-14页 |
二、委托理财型受贿犯罪客观方面的探析 | 第14-22页 |
(一) 委托理财型受贿犯罪行为手段之辨析 | 第14-15页 |
(二) “未实际出资而获取收益”的问题 | 第15-16页 |
(三) “获取收益明显高于出资应得收益”的问题 | 第16-20页 |
1. 对“明显高于”要素的辨析 | 第16-18页 |
2. “出资应得收益”的界定 | 第18-20页 |
(四) 受贿数额的认定 | 第20-22页 |
三、委托理财型受贿案件认定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22-28页 |
(一) 所获收益与“应得收益”相符时的性质分析 | 第22-23页 |
(二) 收受保底收益而不承担亏损的委托理财行为分析 | 第23-24页 |
(三) 请托人未将出资用于投资活动,或者请托人根本没有理财的资质,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请托人以“委托理财盈利”名义给付的财物的行为分析 | 第24-25页 |
(四) 获取收益机会信息亲自理财行为的认定 | 第25-26页 |
(五) 行为人对“获取收益高于出资应得收益”的主观认识方面的分析 | 第26-28页 |
结语 | 第28-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32-33页 |
致谢 | 第33-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