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卫星导航信号仿真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论文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卫星导航信号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3页 |
1.2.1 模拟卫星信号的技术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外导航卫星仿真产品现状 | 第11-12页 |
1.2.3 卫星导航信号模拟仿真的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卫星导航系统及导航定位原理 | 第15-22页 |
2.1 GPS的系统构成 | 第15-16页 |
2.1.1 GPS系统组成 | 第15-16页 |
2.1.2 GPS系统运行 | 第16页 |
2.2 GPS导航定位原理 | 第16-21页 |
2.2.1 卫星轨道运动理论 | 第16-20页 |
2.2.1.1 卫星无摄运动 | 第16-17页 |
2.2.1.2 卫星有摄运动 | 第17-20页 |
2.2.2 伪距测量计算 | 第20-2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仿真状态参数计算 | 第22-38页 |
3.1 坐标系统 | 第22-23页 |
3.2 空间卫星位置和速度 | 第23-27页 |
3.2.1 卫星空间位置计算 | 第23-25页 |
3.2.2 卫星瞬时速度计算 | 第25-26页 |
3.2.3 卫星位置和速度仿真 | 第26-27页 |
3.3 误差模型与延时计算 | 第27-33页 |
3.3.1 误差模型计算 | 第27-32页 |
3.3.1.1 电离层延时 | 第28-29页 |
3.3.1.2 对流层延迟 | 第29-30页 |
3.3.1.3 多普勒效应 | 第30-31页 |
3.3.1.4 多径延迟效应 | 第31-32页 |
3.3.1.5 卫星钟差 | 第32页 |
3.3.2 延时计算 | 第32-33页 |
3.4 载体姿态与可见星计算 | 第33-37页 |
3.4.1 载体姿态计算 | 第33-34页 |
3.4.2 载体姿态下可见星选择 | 第34-35页 |
3.4.3 卫星可见性算法验证 | 第35-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GPS信号仿真技术研究 | 第38-58页 |
4.1 GPS现代化信号 | 第38-40页 |
4.2 信号与数据模块 | 第40-43页 |
4.2.1 Gold码序列 | 第40-42页 |
4.2.2 GPS导航电文结构 | 第42-43页 |
4.3 信号生成技术研究 | 第43-57页 |
4.3.1 扩频调制 | 第43-44页 |
4.3.2 BPSK调制方式生成卫星信号 | 第44-46页 |
4.3.3 BOC方式生成卫星信号的研究 | 第46-53页 |
4.3.4 两种体制信号性能比较研究 | 第53-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GPS卫星信号仿真实现与软件接收验证 | 第58-68页 |
5.1 信号仿真算法设计 | 第58-60页 |
5.1.1 GPS信号仿真内容 | 第58页 |
5.1.2 GPS信号仿真流程 | 第58-59页 |
5.1.3 GPS信号仿真程序设计 | 第59-60页 |
5.2 卫星信号仿真生成 | 第60-62页 |
5.2.1 BPSK体制信号生成 | 第60-61页 |
5.2.2 BOC体制信号生成 | 第61-62页 |
5.3 卫星信号接收测试 | 第62-67页 |
5.3.1 原始信号捕获测试 | 第62页 |
5.3.2 BPSK体制信号测试 | 第62-64页 |
5.3.3 BOC体制信号测试 | 第64-66页 |
5.3.4 信号性能分析 | 第66页 |
5.3.5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6-6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68页 |
6.2 后期工作与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附录A:C/A码的相位分配 | 第74-75页 |
附录B:自相关函数和频谱密度 | 第75-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