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拟南芥蓝光受体CRY2互作蛋白激酶的筛选及验证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英文缩写词表第12-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4页
    1.1 隐花素的发现第13-14页
    1.2 隐花素的结构第14-15页
    1.3 蓝光受体 CRY 的功能第15-19页
        1.3.1 对光周期控制的开花时间的调节第15-16页
        1.3.2 调控去黄化作用第16页
        1.3.3 调节生物钟第16-17页
        1.3.4 调节气孔开闭及保卫细胞的发育第17-18页
        1.3.5 其他调控功能第18-19页
    1.4 CRY 的生理生化特性第19-20页
        1.4.1 CRY 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第19页
        1.4.2 CRY 蛋白的磷酸化第19-20页
        1.4.3 CRY 蛋白的降解第20页
    1.5 CRY 互作蛋白以及介导的信号转导第20-22页
        1.5.1 CRY 与 COP1 的相互作用第20页
        1.5.2 CRY 与 PHY 的相互作用第20-21页
        1.5.3 CRY 与 SPA 的相互作用第21页
        1.5.4 CRY 与 CIB 的相互作用第21-22页
        1.5.5 CRY 与 ZTL/LKP1/ADO1 的相互作用第22页
    1.6 立题依据第22-24页
第2章 拟南芥蓝光受体 CRY2 互作蛋白的筛选第24-46页
    2.1 实验材料第24-28页
        2.1.1 实验菌株及载体第24-25页
        2.1.2 拟南芥预制文库第25页
        2.1.3 实验仪器第25页
        2.1.4 实验试剂及试剂盒第25-26页
        2.1.5 实验溶液及配制第26-28页
    2.2 实验方法第28-39页
        2.2.1 拟南芥 CRY2 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的构建第28-33页
        2.2.2 拟南芥CRY2相互作用蛋白的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筛选第33-36页
        2.2.3 阳性酵母筛库结果鉴定及分析第36-39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39-46页
        2.3.1 拟南芥 CRY2 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构建第39-40页
        2.3.2 酵母筛库阳性克隆 X-gal 分析筛选第40-41页
        2.3.3 CIK1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1-44页
        2.3.4 回转互作验证第44-46页
第3章 拟南芥蛋白激酶 CIK1 与 CRY2 蛋白相互作用的验证第46-63页
    3.1 实验材料第46-48页
        3.1.1 植物材料第46页
        3.1.2 实验菌种及载体第46页
        3.1.3 实验仪器第46页
        3.1.4 实验药品第46-47页
        3.1.5 PCR 引物第47-48页
    3.2 实验方法第48-52页
        3.2.1 拟南芥培养第48页
        3.2.2 RNA 的提取及 cDNA 第一链的合成第48-50页
        3.2.3 酵母双杂交分析 CIK1 与 CRY2 的互作第50-51页
        3.2.4 双分子荧光互补分析 CIK1 和 CRY2 的互作第51-52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52-63页
        3.3.1 拟南芥 RNA 提取的质量检测第52-53页
        3.3.2 酵母双杂交分析 CIK1 与 CRY2 的互作及互作特性第53-57页
        3.3.3 拟南芥 CIK1 的亚细胞定位第57-60页
        3.3.4 双分子荧光互补分析 CIK1 与 CRY2 的互作第60-63页
第4章 拟南芥蛋白激酶 CIK1 的克隆及转基因植株的获得第63-73页
    4.1 实验材料第63-65页
        4.1.1 植物材料第63页
        4.1.2 实验菌种及载体第63页
        4.1.3 实验仪器第63页
        4.1.4 实验药品第63-65页
        4.1.5 PCR 引物第65页
    4.2 实验方法第65-69页
        4.2.1 拟南芥培养第65页
        4.2.2 RNA 的提取及 cDNA 第一链的合成第65页
        4.2.3 通过 In-Fusion 技术构建表达载体 pEGAD-3×HA-Luc-CIK1第65页
        4.2.4 通过 Gateway 技术构建表达载体 p120-CIK1第65-66页
        4.2.5 农杆菌电击转化感受态的制备第66页
        4.2.6 农杆菌电击转化第66-67页
        4.2.7 农杆菌阳性克隆验证第67页
        4.2.8 拟南芥蘸花侵染第67页
        4.2.9 阳性苗的筛选第67-68页
        4.2.10 转基因拟南芥的 Western Blot 检测第68-69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69-73页
        4.3.1 重组植物表达载体的农杆菌转化第69-70页
        4.3.2 阳性植株的筛选第70-73页
第5章 讨论第73-75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5-77页
    6.1 结论第75页
    6.2 展望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8页
作者简介第88-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豌豆蚜感受报警信息素的分子机制研究
下一篇:引入社交关系的P2P流媒体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