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配方颗粒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板蓝根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1.1 板蓝根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 第10页 |
1.1.2 板蓝根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1.2 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立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板蓝根配方颗粒制备工艺的研究 | 第14-35页 |
2.1 引言 | 第14页 |
2.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14-15页 |
2.2.1 材料 | 第14页 |
2.2.2 试剂 | 第14页 |
2.2.3 仪器 | 第14-15页 |
2.3 药材品种来源与鉴定 | 第15页 |
2.4 提取工艺研究 | 第15-29页 |
2.4.1 提取溶剂及提取方式的选择 | 第15-16页 |
2.4.2 提取工艺路线的确定 | 第16页 |
2.4.3 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16-19页 |
2.4.4 醇溶液提取工艺条件的研究 | 第19-22页 |
2.4.5 醇溶液提取最佳提取工艺的考察 | 第22-26页 |
2.4.6 水溶液提取工艺条件的研究 | 第26-29页 |
2.5 浓缩、干燥方法的确定 | 第29页 |
2.6 成型工艺条件的确定 | 第29-32页 |
2.6.1 制粒方法的选择 | 第29页 |
2.6.2 辅料的选择 | 第29-30页 |
2.6.3 颗粒性质考察 | 第30-31页 |
2.6.4 最佳成型工艺 | 第31-32页 |
2.7 工艺流程图 | 第32-33页 |
2.8 包装材料选择 | 第33页 |
2.9 规格的确定 | 第33页 |
2.10 七批小试样品试验研究 | 第33-34页 |
2.11 三批中试样品试验研究 | 第34-35页 |
第三章 板蓝根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 | 第35-50页 |
3.1 引言 | 第35页 |
3.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35-36页 |
3.2.1 材料 | 第35页 |
3.2.2 试剂 | 第35页 |
3.2.3 仪器 | 第35-36页 |
3.3 质量标准正文 | 第36-38页 |
3.4 质量标准起草说明 | 第38-50页 |
3.4.1 药品名称 | 第38页 |
3.4.2 药材来源 | 第38页 |
3.4.3 性状 | 第38页 |
3.4.4 鉴别 | 第38-40页 |
3.4.5 检查 | 第40-44页 |
3.4.6 浸出物的测定 | 第44页 |
3.4.7 含量测定 | 第44-50页 |
第四章 板蓝根配方颗粒初步稳定性的研究 | 第50-58页 |
4.1 引言 | 第50页 |
4.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50页 |
4.2.1 材料 | 第50页 |
4.2.2 仪器 | 第50页 |
4.3 考察内容 | 第50页 |
4.4 样品留样观察贮存条件 | 第50页 |
4.5 考察方法 | 第50-51页 |
4.6 考察时间 | 第51页 |
4.7 考察结果与结论 | 第51-5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1. 结论 | 第58-59页 |
2. 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