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页 |
一、金融隐私权的理论概述 | 第8-12页 |
(一) 金融隐私权的定义及特征 | 第8-11页 |
1. 金融隐私权的定义 | 第8-9页 |
2. 金融隐私权的基本特征 | 第9-11页 |
(二) 金融隐私权法律保护的重要性 | 第11-12页 |
1. 保障人格及人权 | 第11页 |
2. 维护个人与金融行业信息对等关系 | 第11页 |
3. 为了网络银行的发展 | 第11-12页 |
4. 建设个人信用体系 | 第12页 |
二、域外金融隐私权法律保护制度 | 第12-20页 |
(一) 域外金融隐私权法律保护的理论支撑 | 第12-14页 |
1. 默示条款论 | 第12-13页 |
2. 法律侵权论 | 第13页 |
3. 代理关系论 | 第13-14页 |
(二) 域外金融隐私权相关的法律保护制度 | 第14-19页 |
1. 美国的金融隐私权法律保护制度 | 第14-16页 |
2. 瑞士的金融隐私权法律保护制度 | 第16-17页 |
3. 德国的金融隐私权法律保护制度 | 第17-18页 |
4. 日本的金融隐私权法律保护制度 | 第18-19页 |
(三) 域外金融隐私权法律保护制度的启发 | 第19-20页 |
三、目前我国金融隐私权保护现状及其存在的不足 | 第20-24页 |
(一) 目前我国施行的法律之中金融隐私权保护的相关法律制度 | 第20-22页 |
1. 有关保护隐私权的法律规定 | 第20-21页 |
2. 金融机构关于保密义务的规定 | 第21-22页 |
3. 侵犯金融隐私权的法律责任相关规定 | 第22页 |
(二) 关于我国金融隐私权法律保护制度存在的不足 | 第22-24页 |
1. 没有统一的法律体系和保护模式 | 第22-23页 |
2. 法定内容不明确 | 第23页 |
3. 例外情形不具体 | 第23页 |
4. 监管体系不完善 | 第23页 |
5. 法律保护措施不健全 | 第23-24页 |
四、构建我国金融隐私权法律保护制度的建议 | 第24-28页 |
(一) 根据我国金融隐私权保护现状的反思 | 第24-25页 |
(二) 有关构建我国金融隐私权法律保护制度的具体建议 | 第25-28页 |
1. 选择有助于我国发展的金融隐私权保护模式 | 第25页 |
2. 确定金融隐私权保护的内容 | 第25-26页 |
3. 确定金融隐私权保护的例外情形 | 第26-27页 |
4. 强化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制度建设 | 第27页 |
5. 完善相关的救济措施 | 第27-28页 |
结语 | 第28-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作者在读研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32-33页 |
致谢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