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1 引言及文献回顾 | 第12-19页 |
1.1 供应链金融简介 | 第12-13页 |
1.2 供应链、供应链融资 | 第13-14页 |
1.3 应收账款、应收账款融资的含义、具体模式及其特点 | 第14-16页 |
1.3.1 应收账款的产生 | 第14页 |
1.3.2 应收账款定义 | 第14-15页 |
1.3.3 应收账款的范围 | 第15页 |
1.3.4 应收账款存在的意义 | 第15页 |
1.3.5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第15-16页 |
1.4 应收账款融资 | 第16-19页 |
1.4.1 应收账款融资的具体模式 | 第16-17页 |
1.4.2 应收账款融资的特点 | 第17-19页 |
2 供应链融资发展的实证分析 | 第19-24页 |
2.1 研究方法说明 | 第19页 |
2.2 指标描述及选取依据 | 第19-24页 |
2.2.1 法律制度 | 第20-21页 |
2.2.2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流动资产合计 | 第21页 |
2.2.3 第二产业生产总值 | 第21-22页 |
2.2.4 工业成本费用率、企业债券融资规模、主营业务收入 | 第22页 |
2.2.5 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 第22-23页 |
2.2.6 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情况 | 第23-24页 |
3 模型计算 | 第24-29页 |
3.1 多元回归分析 | 第24-25页 |
3.2 回归结果评价 | 第25-29页 |
3.2.1 主营业务收入 | 第25页 |
3.2.2 实际利用外资 | 第25-26页 |
3.2.3 居民收入情况 | 第26页 |
3.2.4 法律制度对应收账款质押仍有积极影响 | 第26-29页 |
4 应收账款融资的风险原因和应对 | 第29-35页 |
4.1 影响应收账款融资的规模,主要还是银行考虑到这一新兴的业务的风险 | 第30-31页 |
4.1.1 主体风险 | 第30页 |
4.1.2 法律风险 | 第30页 |
4.1.3 道德风险 | 第30-31页 |
4.1.4 市场风险 | 第31页 |
4.2 针对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的信用风险控制 | 第31-33页 |
4.2.1 加强对供应链的管理 | 第31页 |
4.2.2 确保交易过程的封闭性 | 第31-32页 |
4.2.3 对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资质进行动态监控 | 第32页 |
4.2.4 对应收账款质量的控制 | 第32页 |
4.2.5 弱化风险 | 第32-33页 |
4.2.6 引入违约保险 | 第33页 |
4.3 促进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的一些建议 | 第33-35页 |
4.3.1 主营业务收入 | 第33-34页 |
4.3.2 其他因素 | 第34-35页 |
5 结论及展望 | 第35-38页 |
5.1 本文结论 | 第35-36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及录用学术论文 | 第41-42页 |
附件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