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8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3 主要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1.3.1 农户贷款 | 第15页 |
1.3.2 农户贷款风险 | 第15-16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5 主要观点与不足 | 第16-18页 |
第2章 S县农业银行农户贷款的基本情况 | 第18-26页 |
2.1 S县农业银行农户贷款发展路径 | 第18-20页 |
2.2 S县农业银行农户贷款总量分析 | 第20-22页 |
2.3 S县农业银行农户贷款结构分析 | 第22-26页 |
2.3.1 农户贷款投向(用途)结构 | 第22-24页 |
2.3.2 农户贷款信用方式结构 | 第24页 |
2.3.3 农户贷款期限结构 | 第24-25页 |
2.3.4 农户贷款授信品种结构 | 第25-26页 |
第3章 S县农业银行农户贷款风险及成因分析 | 第26-35页 |
3.1 S县农业银行农户贷款风险现状 | 第26-28页 |
3.1.1 农户贷款风险总量 | 第26-27页 |
3.1.2 农户贷款风险结构 | 第27-28页 |
3.2 S县农业银行农户贷款风险成因分析 | 第28-35页 |
3.2.1 信用因素 | 第28-30页 |
3.2.2 市场因素 | 第30-31页 |
3.2.3 内部操作因素 | 第31-33页 |
3.2.4 制度设计及政策因素 | 第33-35页 |
第4章 农户贷款的风险防控策略 | 第35-42页 |
4.1 总体策略:集约化规模经营 | 第35-38页 |
4.1.1 依据比较利益的原则,大力实施“四重工程”经营策略 | 第35-36页 |
4.1.2 降低财务运营成本,推行“1+N+1”集中连片模式 | 第36-37页 |
4.1.3 保持农户贷款高效运行,建立激励与约束统一的灵活考核机制 | 第37-38页 |
4.1.4 强化支持措施体系,实施农户贷款的产品和机制创新 | 第38页 |
4.2 农户贷款风险防控的具体对策 | 第38-42页 |
4.2.1 积极培育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 | 第38-39页 |
4.2.2 建立客户优化和退出机制 | 第39-40页 |
4.2.3 控制客户经理道德风险 | 第40-41页 |
4.2.4 建立多渠道的风险化解方式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附件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