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商银行事业部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1 文献研究法 | 第14页 |
1.4.2 数据分析法 | 第14页 |
1.4.3 案例分析法 | 第14页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14-15页 |
1.5.1 本文创新 | 第14页 |
1.5.2 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包商银行事业部制改革现状 | 第15-26页 |
2.1 组织架构现状 | 第15-20页 |
2.1.1 零售板块改革现状 | 第17-18页 |
2.1.2 公司金融事业部改革现状 | 第18-20页 |
2.1.3 金融市场事业部改革现状 | 第20页 |
2.2 经营业绩现状 | 第20-22页 |
2.2.1 公司金融事业部逆势增长 | 第21页 |
2.2.2 零售银行板块情况良好 | 第21-22页 |
2.2.3 渠道合作创新 | 第22页 |
2.3 管理能力现状 | 第22-24页 |
2.3.1 风险管理精细化提升 | 第22页 |
2.3.2 风险计量能力初步建立 | 第22-23页 |
2.3.3 强化合规检查问责 | 第23页 |
2.3.4 人力资源管理尝试突破性项目 | 第23页 |
2.3.5 计划财务管理精细化 | 第23页 |
2.3.6 加强信息科技系统建设 | 第23-24页 |
2.4 绩效考核方案 | 第24-26页 |
2.4.1 包商银行现行的绩效考核办法 | 第24页 |
2.4.2 绩效考核权重及计分方式 | 第24-25页 |
2.4.3 绩效考核实施流程及要求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包商银行事业部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 第26-31页 |
3.1 事业部对整体发展战略与企业文化的冲击 | 第26页 |
3.2 事业部与分行之间存在利益冲突 | 第26-27页 |
3.3 事业部业务产能较低的问题 | 第27页 |
3.4 事业部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 | 第27-28页 |
3.4.1 事业部风险架构设置不够健全 | 第27-28页 |
3.4.2 事业部风险管理流程不够清晰 | 第28页 |
3.5 绩效管理体系不科学 | 第28-31页 |
3.5.1 绩效管理上下级缺乏沟通 | 第28-29页 |
3.5.2 绩效考核不适应整体战略目标 | 第29页 |
3.5.3 绩效考核实施过程较混乱 | 第29页 |
3.5.4 绩效管理相关人员不专业 | 第29-30页 |
3.5.5 绩效考核结果运用效果差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国内外商业银行事业部制改革的借鉴及启示 | 第31-43页 |
4.1 国外商业银行组织结构模式的借鉴及启示 | 第31-36页 |
4.1.1 渣打银行的组织结构模式 | 第31-33页 |
4.1.2 德意志银行的组织结构模式 | 第33-34页 |
4.1.3 国外商业银行实行事业部制的启示 | 第34-36页 |
4.2 民生银行事业部制改革的借鉴及启示 | 第36-43页 |
4.2.1 民生银行概况 | 第36-37页 |
4.2.2 民生银行事业部制改革 | 第37-40页 |
4.2.3 民生银行事业部制改革的效果 | 第40页 |
4.2.4 民生银行事业部制改革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第40-42页 |
4.2.5 民生银行事业部制改革的启示 | 第42-43页 |
第五章 完善包商银行事业部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 第43-49页 |
5.1 应对发展战略与企业文化的冲击 | 第43-44页 |
5.2 解决与分行之间利益冲突 | 第44-45页 |
5.3 提升事业部业务产能 | 第45页 |
5.4 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 第45-47页 |
5.4.1 确保逾期资产零增长 | 第46页 |
5.4.2 优化资金来源结构 | 第46页 |
5.4.3 加强合规稽核和问责力度 | 第46-47页 |
5.5 构建科学绩效管理体系 | 第47-49页 |
5.5.1 提高绩效管理体系设计的战略导向作用 | 第47页 |
5.5.2 推进激励约束机制改革 | 第47页 |
5.5.3 加强相关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 | 第47-48页 |
5.5.4 重视绩效管理考核的过程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