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岗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课题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2-15页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第15页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第15-18页 |
1.4.1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5-16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16-18页 |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 | 第18-26页 |
2.1 城乡一体化概述 | 第18-20页 |
2.1.1 城乡一体化产生的背景 | 第18页 |
2.1.2 国外城乡一体化发展历程 | 第18-19页 |
2.1.3 国内城乡一体化发展历程 | 第19-20页 |
2.1.4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 第20页 |
2.2 城乡一体化发展相关理论 | 第20-23页 |
2.2.1 城乡融合发展理论 | 第20-21页 |
2.2.2 乔根森理论 | 第21页 |
2.2.3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第21-22页 |
2.2.4 空间理论 | 第22-23页 |
2.2.5 有机疏散理论 | 第23页 |
2.3 案例分析 | 第23-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鹤岗市城乡发展现状及分析 | 第26-43页 |
3.1 城乡发展现状概况 | 第26-38页 |
3.1.1 区域位置 | 第26页 |
3.1.2 历史沿革 | 第26-27页 |
3.1.3 自然条件 | 第27-29页 |
3.1.4 土地利用现状 | 第29-30页 |
3.1.5 人口与城镇化 | 第30-31页 |
3.1.6 经济发展现状 | 第31页 |
3.1.7 产业发展现状 | 第31-34页 |
3.1.8 村庄现状规模概况 | 第34-35页 |
3.1.9 城乡交通现状 | 第35-36页 |
3.1.10 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 第36-38页 |
3.2 城乡发展条件分析 | 第38-39页 |
3.2.1 内在动力 | 第38-39页 |
3.2.2 外部机遇 | 第39页 |
3.3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条件 | 第39-41页 |
3.3.1 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 | 第39页 |
3.3.2 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 第39-40页 |
3.3.3 城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 第40页 |
3.3.4 城乡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 第40-41页 |
3.4 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41-42页 |
3.4.1 小城镇集聚作用不强 | 第41页 |
3.4.2 城乡差别大 | 第41-42页 |
3.4.3 保障措施不完善 | 第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鹤岗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对策 | 第43-71页 |
4.1 小城镇集中发展策略 | 第43-44页 |
4.1.1 确定工业集中发展策略 | 第43页 |
4.1.2 完善土地规模经营策略 | 第43-44页 |
4.1.3 加强人口集中发展策略 | 第44页 |
4.2 缩小城乡差别对策研究 | 第44-68页 |
4.2.1 科学安排空间布局 | 第44-53页 |
4.2.2 合理规划产业发展 | 第53-56页 |
4.2.3 统筹考虑基础设施布局 | 第56-62页 |
4.2.4 科学研究市场体系 | 第62-64页 |
4.2.5 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 第64-68页 |
4.3 完善保障措施 | 第68-70页 |
4.3.1 多渠道保障资金支持 | 第68页 |
4.3.2 完善政策保障 | 第68-69页 |
4.3.3 推进试点建设 | 第69页 |
4.3.4 健全社会共建机制 | 第69-7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个人简历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