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新疆香梨产业发展与存在问题 | 第9页 |
1.1.2 香梨硬度检测现状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2.1 果蔬硬度无损检测装置的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2 香梨硬度声振法无损检测装置存在的问题 | 第14-16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章 香梨硬度声振法无损检测装置的总体设计 | 第18-29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检测装置改进设计的总体方案 | 第18-20页 |
2.3 声振响应信号激励感测装置的改进设计 | 第20-26页 |
2.3.1 激光对射开关的选型 | 第20-21页 |
2.3.2 步进电机和滚珠丝杠的选型 | 第21-22页 |
2.3.3 压力传感器的选型 | 第22-24页 |
2.3.4 压电梁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安装高度的确定 | 第24-25页 |
2.3.5 滑台复位位置的确定 | 第25-26页 |
2.4 香梨声振激励感测部件总成 | 第26-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硬件电路的改进设计 | 第29-42页 |
3.1 引言 | 第29页 |
3.2 信号高压放大电路的改进设计 | 第29-33页 |
3.2.1 放大电路设计模式的确定 | 第29-30页 |
3.2.2 高压放大电路原理图的设计 | 第30-32页 |
3.2.3 高压放大电路的仿真 | 第32-33页 |
3.3 电源电路的设计 | 第33-36页 |
3.3.1 电源电路原理图的设计 | 第33-35页 |
3.3.2 电源电路的仿真 | 第35-36页 |
3.4 信号调理电路的改进设计 | 第36-37页 |
3.4.1 信号调理电路原理图的设计 | 第36页 |
3.4.2 信号调理电路的仿真 | 第36-37页 |
3.5 AD转换模块的设计 | 第37-38页 |
3.6 印刷电路板(PCB)的制作 | 第38-40页 |
3.7 香梨声振信号采集处理电路板的调试 | 第40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软件的开发 | 第42-48页 |
4.1 引言 | 第42页 |
4.2 信号采集处理分析系统软件开发的总体方案 | 第42页 |
4.3 系统主程序的开发 | 第42-43页 |
4.4 系统子程序的开发 | 第43-47页 |
4.4.1 步进电机控制子程序的开发 | 第43-45页 |
4.4.2 中断任务处理子程序的开发 | 第45页 |
4.4.3 声振信号处理子程序的开发 | 第45-46页 |
4.4.4 触摸屏显示子程序的开发 | 第46-4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香梨硬度无损检测装置的检测性能测试 | 第48-52页 |
5.1 引言 | 第48页 |
5.2 检测装置的稳定性测试 | 第48-49页 |
5.3 检测装置对香梨硬度检测的敏感度测试 | 第49-50页 |
5.4 PFT-002 型香梨硬度无损检测装置的检测精度 | 第5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2页 |
6.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第52-53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 | 第57-70页 |
附录一:信号激励感测装置主要零件的尺寸图 | 第57-58页 |
附录二:信号采集处理系统主程序 | 第58-61页 |
附录三:步进电机控制子程序 | 第61-63页 |
附录四:中断任务处理子程序 | 第63-65页 |
附录五:声振信号处理子程序 | 第65-67页 |
附录六:触摸屏显示子程序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作者简介 | 第71-72页 |
附件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