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主要缩略词 | 第13-14页 |
前言 | 第14-1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29页 |
1 SPLUNC1的研究 | 第15-19页 |
1.1 SPLUNC1结构 | 第15页 |
1.2 SPLUNC1抗菌作用 | 第15-16页 |
1.3 SPLUNC1调节上皮钠通道 | 第16-17页 |
1.4 SPLUNC1在肺的固有防御系统中的作用 | 第17页 |
1.5 SPLUNC1与气道表面液体水化作用 | 第17-18页 |
1.6 SPLUNC1与CF肺部疾病的作用 | 第18页 |
1.7 SPLUNC1的pH依赖性结构 | 第18-19页 |
2 绵羊肺炎支原体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2.1 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2.2 绵羊肺炎支原体的分离鉴定 | 第20页 |
2.3 绵羊肺炎支原体致病机制 | 第20页 |
2.4 绵羊肺炎支原体相关膜蛋白 | 第20-21页 |
3 蛋白纯化技术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3.1 双Strep-标签/链球菌-tactin XT系统 | 第21页 |
3.2 离心分配色谱法(CPC) | 第21页 |
3.3 磁分离蛋白技术 | 第21-22页 |
3.4 蛋白质沉淀和结晶 | 第22页 |
3.5 双水相体系(ATPS) | 第22页 |
4 相关细胞因子研究进展 | 第22-29页 |
4.1 IL-5 的研究 | 第22-23页 |
4.2 IL-6 的研究 | 第23-25页 |
4.3 IL-8 与疾病的研究 | 第25页 |
4.4 IL-9 的研究 | 第25-26页 |
4.5 IL-12 的研究 | 第26-27页 |
4.6 IL-13 的研究 | 第27-29页 |
第二章 SPLUNC1基因的表达和蛋白的纯化 | 第29-3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1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29-30页 |
1.2 试验主要仪器 | 第30页 |
1.3 主要试剂 | 第30页 |
1.4 试验方法 | 第30-31页 |
2 结果 | 第31-32页 |
2.1 巴什拜羊SPLUNC1基因表达和蛋白纯化 | 第31-32页 |
2.2 盘羊杂交羊SPLUNC1基因表达和蛋白纯化 | 第32页 |
3 讨论 | 第32-34页 |
第三章 重组SPLUNC1蛋白对感染MO的盘羊杂交羊的相关细胞因子调节作用 | 第34-4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5-36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35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35-36页 |
2 结果 | 第36-43页 |
2.1 MO人工感染抗体水平结果 | 第36页 |
2.2 临床症状观察 | 第36-37页 |
2.3 IL-5 结果 | 第37-38页 |
2.4 IL-6 结果 | 第38-39页 |
2.5 IL-8 结果 | 第39-40页 |
2.6 IL-9 结果 | 第40-41页 |
2.7 IL-12 结果 | 第41-42页 |
2.8 IL-13 结果 | 第42-43页 |
3 讨论 | 第43-46页 |
第四章 重组SPLUNC1蛋白对感染MO的盘羊杂交羊的内源SPLUNC1mRNA水平的影响 | 第46-5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6-49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46-47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47-49页 |
2 结果 | 第49-51页 |
2.1 总RNA质量检测结果 | 第49页 |
2.2 cDNA的PCR检测 | 第49-50页 |
2.3 荧光定量PCR结果 | 第50-51页 |
3 讨论 | 第51-53页 |
第五章 重组SPLUNC1蛋白对感染MO的盘羊杂交羊的治疗作用 | 第53-6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3-54页 |
1.1 试验动物 | 第53-54页 |
1.2 试验试剂 | 第54页 |
1.3 治疗试验 | 第54页 |
1.4 临床观察 | 第54页 |
1.5 切片制作及组织学评分 | 第54页 |
1.6 数据分析 | 第54页 |
2 结果 | 第54-61页 |
2.1 临床症状观察结果 | 第54-55页 |
2.2 剖检结果 | 第55-56页 |
2.3 肺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结果 | 第56-60页 |
2.4 病理评分结果 | 第60-61页 |
3 讨论 | 第61-63页 |
全文总结 | 第63页 |
创新点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4页 |
附录:试验试剂配制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作者简介 | 第76-77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