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9-16页 |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 1.2.1 剪切试验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1.2.2 黄土流变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1.2.3 黄土微观结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1.4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 2 试验设备及试验设计 | 第16-24页 |
| 2.1 试验仪器与调试 | 第16-18页 |
| 2.2 试验土料与试样制备 | 第18-21页 |
| 2.2.1 试验土料的选取 | 第18-19页 |
| 2.2.2 试样制备 | 第19-21页 |
| 2.3 试验方法 | 第21-22页 |
| 2.3.1 试验方案 | 第21页 |
| 2.3.2 试验步骤 | 第21-22页 |
| 2.4 试验工作量 | 第22页 |
| 2.5 试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22-24页 |
| 3 泾阳Q_2黄土流变特性试验研究 | 第24-44页 |
| 3.1 概述 | 第24页 |
| 3.2 黄土流变理论研究 | 第24-25页 |
| 3.3 Q_2原状黄土纯剪蠕变试验结果 | 第25-29页 |
| 3.3.1 Q_2原状黄土纯剪试验结果 | 第25-27页 |
| 3.3.2 Q_2原状黄土纯剪蠕变试验结果 | 第27-28页 |
| 3.3.3 Q_2原状黄土纯剪蠕变应力应变等时曲线 | 第28-29页 |
| 3.4 Q_2重塑黄土纯剪蠕变试验结果 | 第29-41页 |
| 3.4.1 Q_2重塑黄土纯剪试验结果 | 第29-33页 |
| 3.4.2 Q_2重塑黄土纯剪蠕变试验结果 | 第33-37页 |
| 3.4.3 Q_2重塑黄土纯剪蠕变应力应变等时曲线 | 第37-41页 |
| 3.5 泾阳Q_2黄土纯剪试验对比分析 | 第41-42页 |
| 3.6 小结 | 第42-44页 |
| 4 泾阳Q_2黄土蠕变参数的研究 | 第44-51页 |
| 4.1 Burgers模型的介绍 | 第44-45页 |
| 4.2 泾阳黄土纯剪蠕变试验Burgers模型参数确定 | 第45-49页 |
| 4.2.1 原状黄土蠕变常数确定 | 第45-46页 |
| 4.2.2 重塑黄土蠕变常数确定 | 第46-49页 |
| 4.3 泾阳Q_2黄土蠕变参数对比 | 第49页 |
| 4.4 小结 | 第49-51页 |
| 5 泾阳Q_2黄土微观结构分析 | 第51-71页 |
| 5.1 引言 | 第51页 |
| 5.2 SEM试样制备及SEM图像处理分析 | 第51-52页 |
| 5.2.1 SEM试样制备过程 | 第51-52页 |
| 5.2.2 SEM图像的处理 | 第52页 |
| 5.3 泾阳Q_2黄土SEM图像分析 | 第52-63页 |
| 5.3.1 泾阳Q_2原状黄土矿物粒度及孔隙分布 | 第53-59页 |
| 5.3.2 泾阳Q_2重塑黄土矿物粒度及孔隙分布 | 第59-63页 |
| 5.4 原状黄土与重塑黄土微观对比分析 | 第63-69页 |
| 5.5 小结 | 第69-71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 6.1 结论 | 第71-72页 |
| 6.2 展望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 附录 | 第7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