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民间文学论文

中国怪异儿故事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6页
    1.1 研究缘起第8-9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9-12页
    1.3 研究范围与方法第12-13页
        1.3.1 研究范围第12-13页
        1.3.2 研究方法第13页
    1.4“怪异儿”故事界定第13-16页
2 中国怪异儿故事基本类型第16-34页
    2.1“440A神蛙丈夫”型故事第16-22页
        2.1.1 蛤蟆儿子型故事基本模式第16-20页
        2.1.2 青蛙皇帝型故事基本模式第20-22页
    2.2“301 三个公主遇难”型与“变形男孩”型第22-28页
        2.2.1 301“三个公主遇难”型故事基本模式第22-26页
        2.2.2“变形男孩”型故事基本模式第26-28页
    2.3“700 拇指汤姆”与“十兄弟”型第28-34页
        2.3.1“700 拇指汤姆”型故事基本模式第28-31页
        2.3.2“十兄弟”型故事基本模式第31-34页
3 怪异儿神奇出生方式第34-42页
    3.1 祈愿式第34-35页
    3.2 自荐式第35-36页
    3.3 感生式第36-37页
    3.4 身体化子式第37-38页
    3.5 积德行善式第38-39页
    3.6 借物生子式第39-40页
    3.7 一语成真式第40-42页
4 怪异儿的特异功能、非凡经历及人性力量第42-52页
    4.1 怪异儿的特异功能第42-44页
        4.1.1 呼风唤雨第42-43页
        4.1.2 寻物识宝第43-44页
    4.2 非凡经历第44-46页
        4.2.1 起死转生第44-45页
        4.2.2 躲灾避祸第45-46页
    4.3 神奇的外衣与禁忌第46-48页
    4.4 人性力量第48-52页
        4.4.1 奇异特长第48-50页
        4.4.2 神性到人性的发展第50-52页
5 中国怪异儿故事文化解析第52-60页
    5.1 生殖信仰与农事意识第52-54页
        5.1.1 生殖力感染与育子媒介第52-53页
        5.1.2 农事意识与重生意识第53-54页
    5.2 形态变化与成年仪式第54-57页
        5.2.1 历险与成年仪式第55-56页
        5.2.2“婚姻—变形”与成年仪式第56-57页
    5.3 传统家庭伦理观念的影响第57-60页
        5.3.1 子嗣承继的生育观念第57-58页
        5.3.2 男权中心与女性边缘化第58-60页
6 结语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附录第66-70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0-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孝故事研究
下一篇:路遥批评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