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9页 |
第2章 夫妻共同债务概述 | 第9-15页 |
2.1 夫妻共同债务的含义 | 第9-11页 |
2.2 夫妻共同债务的特征 | 第11-13页 |
2.3 夫妻共同债务和家庭债务、个人债务的区分 | 第13-15页 |
2.3.1 夫妻共同债务与家庭债务 | 第13-14页 |
2.3.2 夫妻共同债务与个人债务 | 第14-15页 |
第3章 我国夫妻共同债务的基本规定 | 第15-26页 |
3.1 夫妻共同债务规定的历史变迁 | 第15-21页 |
3.1.1 1950 年《婚姻法》的规定 | 第15-16页 |
3.1.2 1980 年《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 | 第16-17页 |
3.1.3 2001 年《婚姻法》的规定 | 第17-18页 |
3.1.4 司法解释和地方高院的指导意见 | 第18-21页 |
3.2 我国夫妻共同债务的司法审判实践 | 第21-24页 |
3.2.1 夫妻共同债务的案例统计 | 第21-22页 |
3.2.2 统计案件分析 | 第22-24页 |
3.3 夫妻共同债务认定标准 | 第24-26页 |
3.3.1 理论界认定标准的争议 | 第24页 |
3.3.2 我国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认定标准 | 第24-26页 |
第4章 我国夫妻共同债务规定的不合理之处 | 第26-36页 |
4.1 司法解释和婚姻法的规定相抵触 | 第26-27页 |
4.2 无限扩大了家事代理权的范围 | 第27-29页 |
4.3 侵害了夫妻个体人格的独立性 | 第29-31页 |
4.4 违背意思自治原则 | 第31-32页 |
4.5 完全体现了以债权人利益为中心 | 第32-33页 |
4.6 容易引发道德风险 | 第33-34页 |
4.7 对女性更为不公平 | 第34-36页 |
第5章 我国夫妻共同债务认定规则构建 | 第36-44页 |
5.1 合意举债的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 | 第36页 |
5.2 日常家事代理权范围内的债务对外为夫妻共同债务 | 第36-40页 |
5.3 超出日常家事代理权范围的债务分情形认定 | 第40-44页 |
5.3.1 用于共同生活或共同经营的为特别夫妻共同债务 | 第40-41页 |
5.3.2 未用于共同生活或共同经营的债务为个人债务 | 第41-44页 |
第6章 结语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