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老鼠仓”犯罪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基金"老鼠仓"行为入罪 | 第8-15页 |
第一节 基金"老鼠仓"的概念界定 | 第8-10页 |
第二节 基金"老鼠仓"行为应当入罪 | 第10-15页 |
一、微观层面意义 | 第11-12页 |
二、宏观层面意义 | 第12-15页 |
第二章 基金"老鼠仓"犯罪的基本问题 | 第15-23页 |
第一节 基金"老鼠仓"犯罪的罪名确定 | 第15-19页 |
第二节 基金"老鼠仓"犯罪的法益确定 | 第19-22页 |
一、同类法益 | 第20页 |
二、具体法益 | 第20-22页 |
第三节 犯罪构成要件 | 第22-23页 |
一、客观构成要件 | 第22页 |
二、主观构成要件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构成要件符合性之解释 | 第23-32页 |
第一节 行为对象之解释 | 第23-27页 |
一、"其他未公开信息"的界定 | 第23-25页 |
二、何为"因职务便利获取" | 第25-27页 |
第二节 实行行为之解释 | 第27-30页 |
一、何谓"违反规定" | 第27-28页 |
二、行为方式 | 第28-30页 |
第三节 构成要件要素之"情节严重"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基金"老鼠仓"犯罪的司法认定 | 第32-37页 |
第一节 犯罪主体的认定 | 第32-33页 |
一、主体隶属单位 | 第32-33页 |
二、从业人员的范围界定 | 第33页 |
第二节 共同犯罪 | 第33-35页 |
一、相关交易行为人有身份 | 第34-35页 |
二、相关交易行为人无身份 | 第35页 |
第三节 单位犯罪问题 | 第35-36页 |
第四节 获利的不确定性 | 第36-37页 |
第五章 基金"老鼠仓"犯罪的刑事责任研究 | 第37-42页 |
第一节 法定自由刑 | 第37-38页 |
第二节 罚金刑的瑕疵 | 第38页 |
第三节 资格刑的运用 | 第38-42页 |
一、"市场禁入"资格刑的优势 | 第39页 |
二、"市场禁入"资格刑的刑事政策意义 | 第39-40页 |
三、资格罚应上升为资格刑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