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中国法制史论文

唐代赎刑制度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前言第8-10页
第一章 唐代赎刑制度概述第10-24页
 一、唐代赎刑的概念第10-12页
  (一) "赎刑"的词源与起源第10-11页
  (二) 赎刑的概念第11-12页
 二、唐代赎刑制度的法律渊源第12-17页
  (一) 律第12-15页
  (二) 令格式第15-17页
 三、唐代赎刑制度的类型及共同规定第17-24页
  (一) 类型第17-18页
  (二) 共同规定第18-24页
第二章 身份赎第24-36页
 一、身份赎的适用条件第24-31页
  (一) 身份赎的适用主体第24-26页
  (二) 身份赎适用的刑罚第26-27页
  (三) 身份赎的例外第27-31页
 二、与相关身份制度之间的关系第31-36页
  (一) 与议、请、减之关系第31-32页
  (二) 与当、免、除之关系第32-35页
  (三) 赎在身份制度中的地位第35-36页
第三章 非身份赎第36-46页
 一、非身份赎下各类赎刑的适用第36-44页
  (一) 老幼疾赎第36-40页
  (二) 过失赎第40-42页
  (三) 疑罪赎第42-43页
  (四) 其他个别规定第43-44页
 二、与身份赎的比较第44-46页
  (一) 纵向上第44页
  (二) 横向上第44-46页
第四章 唐代赎刑制度的评价第46-53页
 一、唐代赎刑制度的历史地位第46-50页
  (一) 集前代之大成第46-48页
  (二) 影响后世深远第48-50页
 二、唐代赎刑制度现代意义的检讨第50-53页
  (一) 唐代赎刑的弊端第50-51页
  (二) 唐代赎刑的价值第51-53页
结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盗窃罪客观方面的研究--以《刑法修正案(八)》为背景
下一篇:基金“老鼠仓”犯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