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前言 | 第11-13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3页 |
1.4.1 特殊奥林匹克运动 | 第13页 |
1.4.2 特奥幼儿 | 第13页 |
1.4.3 特奥幼儿运动员计划 | 第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24页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2.1.1 特奥幼儿运动员计划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2.1.2 特奥融合运动的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2.1.3 智力障碍人士社会融合相关研究 | 第16-17页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7-24页 |
2.2.1 特奥运动对身心健康及能力影响的研究 | 第17-18页 |
2.2.2 特奥运动的价值及功能研究 | 第18-19页 |
2.2.3 特奥运动与社会融合的相关研究 | 第19-20页 |
2.2.4 特奥运动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 第20-21页 |
2.2.5 特奥非体育项目的相关研究 | 第21-22页 |
2.2.6 智力障碍人士社会融合的研究 | 第22-24页 |
3 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3.1 研究思路及对象 | 第24页 |
3.1.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24页 |
3.1.2 研究对象 | 第24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3.2.1 文献资料法 | 第24页 |
3.2.2 问卷调查法 | 第24-26页 |
3.2.3 访谈法 | 第26页 |
3.2.4 实地调查法 | 第26页 |
3.2.5 数理统计法 | 第26页 |
4 分析与讨论 | 第26-67页 |
4.1 青羊特校基本情况分析 | 第26-29页 |
4.1.1 青羊特校概况 | 第26-27页 |
4.1.2 青羊特校的核心理念与价值观 | 第27-29页 |
4.1.2.1 核心理念 | 第27-28页 |
4.1.2.2 核心价值观 | 第28-29页 |
4.2 青羊特校开展“特奥幼儿计划”历程分析 | 第29-31页 |
4.2.1 启蒙阶段(2011 年) | 第29-30页 |
4.2.2 探索阶段(2012 年到至今) | 第30-31页 |
4.3 青羊特校开展“特奥幼儿计划”现状调查分析 | 第31-59页 |
4.3.1 国际特奥会“特奥幼儿计划”活动指南分析 | 第31-35页 |
4.3.1.1“特奥幼儿计划”的活动概念及目标 | 第31-32页 |
4.3.1.2“特奥幼儿计划”的活动内容 | 第32-35页 |
4.3.2 青羊特校开展“特奥幼儿计划”的条件保障分析 | 第35-42页 |
4.3.2.1 相关政策与法规 | 第35-36页 |
4.3.2.2 开展“特奥幼儿计划”项目组情况 | 第36-37页 |
4.3.2.3 开展“特奥幼儿计划”场地情况 | 第37页 |
4.3.2.4 开展“特奥幼儿计划”器材情况 | 第37-39页 |
4.3.2.5 开展“特奥幼儿计划”经费情况 | 第39页 |
4.3.2.6 开展“特奥幼儿计划”宣传情况 | 第39-41页 |
4.3.2.7 开展“特奥幼儿计划”的立体交互式资源整合情况 | 第41-42页 |
4.3.3 青羊特校开展“特奥幼儿计划”的活动类型分析 | 第42-45页 |
4.3.3.1 持续18周的周日常规活动 | 第42-43页 |
4.3.3.2 学期末的展示活动 | 第43-44页 |
4.3.3.3 每周家庭训练 | 第44-45页 |
4.3.4 青羊特校开展“特奥幼儿计划”的活动内容和流程分析 | 第45-48页 |
4.3.4.1 活动内容 | 第45-46页 |
4.3.4.2 活动流程 | 第46-48页 |
4.3.5 青羊特校开展“特奥幼儿计划”的支持者情况分析 | 第48-59页 |
4.3.5.1 特奥幼儿家长方面 | 第48-52页 |
4.3.5.2 教师志愿者方面 | 第52-54页 |
4.3.5.3 大学生志愿者方面 | 第54-59页 |
4.4 青羊特校开展“特奥幼儿计划”的效果分析 | 第59-65页 |
4.4.1 青羊特校开展“特奥幼儿计划”的评价 | 第59-61页 |
4.4.1.1 开展“特奥幼儿计划”的记录及评测情况 | 第59-60页 |
4.4.1.2 开展“特奥幼儿计划”的活动评价情况 | 第60-61页 |
4.4.2 特奥幼儿参加“特奥幼儿计划”的受益情况 | 第61-63页 |
4.4.2.1 促进特奥幼儿的早期康复 | 第61页 |
4.4.2.2 促进特奥幼儿的社会融合 | 第61-62页 |
4.4.2.3 发展特奥幼儿的运动技能 | 第62页 |
4.4.2.4 提高特奥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 第62-63页 |
4.4.3 2011-2015 年“特奥幼儿计划”的人数情况 | 第63页 |
4.4.3.1 参加“特奥幼儿计划”的特奥幼儿运动员人数情况 | 第63页 |
4.4.3.2 特奥幼儿运动员成为特奥运动员的人数比例情况 | 第63页 |
4.4.4 特奥幼儿家长对“特奥幼儿计划”的满意度情况 | 第63-65页 |
4.4.4.1 家长对组织管理的满意度 | 第63-64页 |
4.4.4.2 家长对志愿者服务的满意度 | 第64页 |
4.4.4.3 家长对组织形式和内容的满意度 | 第64-65页 |
4.5 青羊特校开展“特奥幼儿计划”基本经验分析 | 第65-66页 |
4.5.1 校长带头践行博爱精神,引领教师及家长积极参与活动 | 第65页 |
4.5.2 开展活动总时间超过指南近 50%,活动开展有声有色更有效 | 第65页 |
4.5.3 邀请特校毕业生返校参与活动,家长和特奥幼儿得到有效激励 | 第65页 |
4.5.4“为你,千千万万遍”的核心理念,在活动开展中得到有效实施 | 第65-66页 |
4.5.5 将政府、社区、学校及家庭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为活动提供基本保障 | 第66页 |
4.5.6 大学生志愿者与特奥幼儿以“3:1”的形式结伴,有利于彼此信任及合作 | 第66页 |
4.6 青羊特校开展“特奥幼儿计划”现存困难分析 | 第66-67页 |
4.6.1 家长的认知不足,影响特奥幼儿的参与度 | 第66页 |
4.6.2 活动宣传方式单一,社会影响力受限 | 第66-67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67-69页 |
5.1 结论 | 第67-68页 |
5.1.1 校长亲力亲为组织和实施该活动,构建博爱团队是成功的根本 | 第67页 |
5.1.2 开展活动总时间超过指南近 50%,是活动效果明显的有效措施 | 第67页 |
5.1.3 志愿者与幼儿“3:1”的形式,得以保障熟悉的志愿者持续陪伴 | 第67页 |
5.1.4 特校毕业生康复效果明显,激励家长和特奥幼儿坚持参与活动 | 第67页 |
5.1.5 家长对该活动认知不足,是开展活动及家庭训练的主要困难 | 第67-68页 |
5.2 建议 | 第68-69页 |
5.2.1 建议推广该校采用总时间超过指南近 50%的有效措施和基本经验 | 第68页 |
5.2.2 建议开设特奥幼儿家长培训班,组织家长学习提高认知水平 | 第68页 |
5.2.3 建议呼吁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身公益事业,履行应尽的社会责任 | 第68页 |
5.2.4 建议用好微信及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加强宣传,推广博爱和志愿服务精神 | 第68-69页 |
6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7 致谢 | 第73-74页 |
附件 | 第74-83页 |
附件 1:成都市青羊特校开展“特奥幼儿运动员计划”现状调查问卷(家长) | 第74-78页 |
附件 2:成都市青羊特校开展“特奥幼儿运动员计划”现状调查问卷(教师) | 第78-80页 |
附件 3:成都市青羊特校开展“特奥幼儿运动员计划”现状调查问卷(志愿者) | 第80-83页 |
附件 4:成都市青羊特校开展“特奥幼儿运动员计划”现状访问提纲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