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宾税对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的有效性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2.1 托宾税的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1.2.2 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的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3 现有研究现状及不足 | 第13页 |
1.3.1 现有研究现状总结 | 第13页 |
1.3.2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13页 |
1.4 本文写作框架及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1.4.1 本文的写作框架 | 第13-14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2章 托宾税的一般分析及理论研究 | 第16-24页 |
2.1 与托宾税有关概念的界定 | 第16-18页 |
2.1.1 资本账户开放 | 第16-17页 |
2.1.2 国际资本 | 第17页 |
2.1.3 跨境资本流动管理 | 第17页 |
2.1.4 宏观审慎 | 第17-18页 |
2.2 托宾税的一般分析 | 第18-21页 |
2.2.1 托宾税的涵义 | 第18页 |
2.2.2 托宾税的分类 | 第18-19页 |
2.2.3 托宾税的经济效应 | 第19-21页 |
2.3 托宾税相关理论 | 第21-23页 |
2.3.1 两级托宾税理论 | 第21-22页 |
2.3.2 三元悖论 | 第22-23页 |
2.4 托宾税与跨境资本流动管理 | 第23-24页 |
2.4.1 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有效性界定 | 第23页 |
2.4.2 托宾税与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的关系 | 第23-24页 |
第3章 新兴市场化国家的托宾税实践 | 第24-36页 |
3.1 巴西的托宾税实践 | 第24-31页 |
3.1.1 第一次托宾税实践 | 第24-28页 |
3.1.2 第二次托宾税实践 | 第28-31页 |
3.2 智利的托宾税实践 | 第31-34页 |
3.2.1 实践背景 | 第31页 |
3.2.2 实践内容 | 第31-33页 |
3.2.3 实践的初步效果 | 第33-34页 |
3.3 巴西和智利托宾税实践共性 | 第34-36页 |
第4章 托宾税对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 第36-48页 |
4.1 指标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36-38页 |
4.1.1 解释变量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36-37页 |
4.1.2 被解释变量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37页 |
4.1.3 控制变量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37-38页 |
4.2 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过程 | 第38-46页 |
4.2.1 数据调整及平稳性检验 | 第38-39页 |
4.2.2 模型滞后阶数的选择与VAR稳定性检验 | 第39-43页 |
4.2.3 脉冲响应分析 | 第43-46页 |
4.3 实证分析结果和解释 | 第46-48页 |
第5章 托宾税对中国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的启示 | 第48-54页 |
5.1 中国现阶段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有效性评价 | 第48-50页 |
5.1.1 数据选取及来源 | 第48-49页 |
5.1.2 单位根检验与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49页 |
5.1.3 模型回归方程分析 | 第49-50页 |
5.2 新兴市场国家托宾税实践对中国的启示 | 第50-52页 |
5.2.1 巴西托宾税实践的启示 | 第50-51页 |
5.2.2 智利托宾税实践的启示 | 第51-52页 |
5.3 托宾税对中国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的建议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