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城乡金融组织论文

宁夏农村信用体系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导论第9-14页
    1.1 选题背景第9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2.1 研究目的第9页
        1.2.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3 现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0-13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总结第12-13页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3页
        1.4.1 研究思路第13页
        1.4.2 研究方法第13页
    1.5 本文的创新点第13-14页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第14-18页
    2.1 基本概念界定第14-16页
        2.1.1 信用的概念第14页
        2.1.2 农村信用体系第14-15页
        2.1.3 农村信用机制第15-16页
    2.2 农村信用体系相关理论第16-18页
        2.2.1 不完全竞争市场论第16页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16页
        2.2.3 激励理论第16-17页
        2.2.4 交易成本理论第17页
        2.2.5 农业融资理论第17-18页
第三章 国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经验第18-27页
    3.1 发达国家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经验第18-22页
        3.1.1 德国农村信用体系第18-19页
        3.1.2 美国农村信用体系第19-21页
        3.1.3 日本农村信用体系第21-22页
    3.2 发展中国家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经验第22-24页
    3.3 国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启示第24-27页
        3.3.1 发达国家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启示第24-25页
        3.3.2 发展中国家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启示第25-27页
第四章 宁夏农村信用体系的现状第27-34页
    4.1 宁夏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特点第27-30页
    4.2 全方协调推动地方信用建设第30-31页
    4.3 征信系统运用范围不断加大第31-32页
    4.4 辖区农村信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第32-34页
第五章 宁夏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第34-39页
    5.1 宁夏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第34-35页
        5.1.1 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指标缺乏系统性第34页
        5.1.2 农户参与度不高,信誉意识不强第34页
        5.1.3 农户信用信息指标设置不尽完善第34-35页
        5.1.4 政府各部门缺乏统一认识,协调联动难度加大第35页
        5.1.5 政府财力不足,信用体系建设受限第35页
        5.1.6 缺乏法律法规的保障第35页
    5.2 原因剖析第35-39页
        5.2.1 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信息的特殊性增加了信用评估体系建立的难度第35-36页
        5.2.2 社会重视不够,诚信文化宣传教育氛围不浓第36-37页
        5.2.3 农户信息采集难,数据不完善第37页
        5.2.4 贫穷落后的局面使农村信用系统财务没有保障第37页
        5.2.5 法律规章的滞后影响了农村信用体系的全面规范运作第37-39页
第六章 宁夏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第39-43页
    6.1 构建科学的农村信用评估指标体系第39-40页
        6.1.1 针对农户的信用评估体系第39页
        6.1.2 针对农村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估体系第39-40页
    6.2 建立政府主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信用体系发展模式第40-41页
    6.3 构建政府资金,保障担保第41-42页
    6.4 完善失信惩罚机制、加快信用法制的建设第42-43页
第七章 结论展望第43-44页
    7.1 研究结论第43页
    7.2 展望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致谢第46-47页
作者简介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两权抵押融资模式与策略研究--基于陕西、宁夏10县区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宁夏黄河农村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