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12-23页 |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2-17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12-15页 |
·选题意义 | 第15-17页 |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可能的创新之处或个人贡献 | 第19-20页 |
·论文的框架结构 | 第20-23页 |
第二章 经济转型绩效研究的文献述评 | 第23-37页 |
·经济转型绩效的文献综述 | 第23-28页 |
·基于"华盛顿共识"的转型绩效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23-25页 |
·基于"北京共识"的转型绩效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25-28页 |
·经济转型成本的文献综述 | 第28-32页 |
·转型成本的界定与划分 | 第28-29页 |
·转型成本的特征与表现 | 第29-31页 |
·转型成本的决定 | 第31页 |
·转型成本的分担与控制 | 第31-32页 |
·经济转型收益的文献综述 | 第32-33页 |
·对相关研究的评价及本文的研究视角 | 第33-37页 |
·对转型绩效研究的评价 | 第33-34页 |
·对转型成本研究的评价 | 第34-35页 |
·对转型收益研究的评价 | 第35-37页 |
第三章 经济转型绩效评价的新分析框架:成本—收益视角 | 第37-51页 |
·基于成本—收益视角进行经济转型绩效评价的思路 | 第37-38页 |
·基于成本—收益视角进行经济转型绩效的评价模型 | 第38-47页 |
·构建经济转型的成本函数 | 第39-41页 |
·构建经济转型的收益函数 | 第41-44页 |
·经济转型绩效的成本—收益分析模型 | 第44-47页 |
·构建低成本的和谐经济转型模式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四章 经济转型成本及其度量 | 第51-71页 |
·经济转型成本的内涵与度量 | 第51-64页 |
·经济转型成本的界定 | 第51-56页 |
·经济转型成本分析的维度及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56-60页 |
·1978-2009年中国经济转型成本的测度 | 第60-64页 |
·对中国经济转型成本的进一步分析 | 第64-69页 |
·经济转型成本的趋势分析 | 第64-66页 |
·经济转型成本的动态阶段性特征分析 | 第66-67页 |
·经济转型成本的预测 | 第67-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五章 经济转型收益及其度量 | 第71-91页 |
·经济转型收益的内涵及其度量 | 第71-80页 |
·经济转型收益的界定与测度指标体系 | 第72-76页 |
·1978-2009年中国经济转型收益的测度 | 第76-80页 |
·对中国经济转型收益的进一步研究 | 第80-85页 |
·经济转型收益的趋势分析 | 第80-82页 |
·经济转型收益的阶段性变动特征分析 | 第82-84页 |
·经济转型收益的预测 | 第84-85页 |
·研究结论及政策含义 | 第85-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91页 |
第六章 中国经济转型绩效的成本—收益分析 | 第91-109页 |
·经济转型绩效的内涵及度量 | 第91-95页 |
·经济转型绩效的界定及度量方法 | 第91-92页 |
·经济转型绩效的特征 | 第92页 |
·经济转型绩效的度量方法 | 第92-95页 |
·模型设计与测度 | 第95-101页 |
·模型的设计 | 第95-96页 |
·1978-2009年中国经济转型绩效的测度 | 第96-101页 |
·中国经济转型绩效的分解研究 | 第101-108页 |
·体制转型绩效 | 第101-103页 |
·结构转型绩效 | 第103-105页 |
·发展方式转型绩效 | 第105-106页 |
·全球化转型绩效 | 第106-108页 |
·本章小结 | 第108-109页 |
第七章 中国后转型时代低成本转型的问题 | 第109-120页 |
·中国进入后转型时代的标志 | 第109-114页 |
·后转型时代的主题由"发展"转变为"新和谐" | 第109-110页 |
·后转型时代的性质由"改革"转变为"建设" | 第110-111页 |
·后转型时代的任务由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非均衡"转变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一体化"建设 | 第111-113页 |
·后转型时代的转型途径由市场化转变为集聚化、渗透化与融合化 | 第113-114页 |
·后转型时代的特征 | 第114-118页 |
·后转型时代是和谐的时代 | 第114-115页 |
·后转型时代是共同富裕的时代 | 第115-116页 |
·后转型时代是民生本位的时代 | 第116页 |
·后转型时代是关注质量的时代 | 第116-117页 |
·后转型时代是稳定的时代 | 第117-118页 |
·中国后转型时代面对的低成本转型 | 第118-1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19-120页 |
第八章 中国后转型时代低成本经济转型的路径选择 | 第120-133页 |
·有效控制经济转型成本 | 第120-127页 |
·经济转型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 第120-123页 |
·经济转型成本控制的目标 | 第123-124页 |
·经济转型成本控制的原则 | 第124-126页 |
·经济转型成本控制的手段 | 第126-127页 |
·合理分摊经济转型成本 | 第127-132页 |
·经济转型成本分摊的特点 | 第127-130页 |
·经济转型成本合理分摊的原则 | 第130-131页 |
·经济转型成本合理分摊的方法 | 第131-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132-133页 |
第九章 中国后转型时代低成本经济转型的政策取向 | 第133-144页 |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转型 | 第133-137页 |
·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 | 第134页 |
·积极推荐企业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基础 | 第134-135页 |
·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宏观调控系统 | 第135-136页 |
·加强法制建设,完善依法行政制度 | 第136-137页 |
·建立公平的成本分摊与利益补偿机制 | 第137-140页 |
·促进向低碳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 第140-143页 |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第140-141页 |
·鼓励低碳型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 | 第141页 |
·建立低碳化经济转型的制度支持 | 第141-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143-144页 |
第十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144-147页 |
·结论 | 第144-146页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第146-147页 |
参考文献 | 第147-15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153-154页 |
致谢 | 第154-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