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钢的热处理论文

低碳微合金钢的Q-P-T工艺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8页
    1.1 前言第12-13页
    1.2 Q&P工艺概述第13-20页
        1.2.1 Q&P工艺的提出第13-14页
        1.2.2 Q&P工艺的热动力学基础第14-16页
        1.2.3 Q&P工艺的研究进展第16-18页
        1.2.4 Q&P钢的形成过程及组织性能第18-20页
    1.3 Q-P-T工艺的提出及研究现状第20-22页
        1.3.1 Q-P-T工艺的提出第20-21页
        1.3.2 Q-P-T工艺的研究进展第21-22页
    1.4 Q-P-T钢的组织性能第22-24页
    1.5 合金元素以及工艺因素对Q&P钢和Q-P-T钢性能的影响第24-27页
        1.5.1 合金元素对Q&P钢和Q-P-T钢性能的影响第24-26页
        1.5.2 工艺因素对Q&P和Q-P-T钢性能的影响第26-27页
    1.6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第27-28页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案第28-32页
    2.1 实验材料第28-29页
    2.2 实验方法第29-32页
        2.2.1 热处理的工艺设计第29-30页
        2.2.2 力学性能测试第30页
        2.2.3 金相观察第30-31页
        2.2.4 透射电镜观察第31页
        2.2.5 电子探针观测第31-32页
第3章 Q-P-T工艺对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第32-54页
    3.1 引言第32页
    3.2 热处理的工艺设计第32-34页
    3.3 淬火温度对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第34-38页
        3.3.1 不同淬火温度下钢的显微组织第34-36页
        3.3.2 不同淬火温度下的力学性能第36-38页
    3.4 配分温度对Q-P-T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第38-43页
        3.4.1 不同配分温度下的微观组织第39-41页
        3.4.2 不同配分温度下的力学性能第41-43页
    3.5 配分时间对钢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第43-46页
        3.5.1 不同配分时间下钢的显微组织第44-45页
        3.5.2 不同配分时间下钢的力学性能第45-46页
    3.6 Q-P-T钢的TEM观察第46-50页
    3.7 Q-P-T钢的电子探针观测第50-51页
    3.8 本章小结第51-54页
第4章 Q-P-T钢配分后空冷的热处理新方法第54-72页
    4.1 引言第54页
    4.2 淬火温度对钢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第54-58页
        4.2.1 不同淬火温度下钢的显微组织第54-56页
        4.2.2 不同淬火温度下钢的力学性能第56-58页
    4.3 配分温度对钢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第58-63页
        4.3.1 不同配分温度下钢的显微组织第58-61页
        4.3.2 不同配分温度下的力学性能第61-63页
    4.4 配分时间对钢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第63-66页
        4.4.1 不同配分时间下钢的显微组织第63-64页
        4.4.2 不同配分时间下钢的力学性能第64-66页
    4.5 配分后空冷Q-P-T钢的TEM观察第66-67页
    4.6 配分后空冷的Q-P-T钢的电子探针观测第67-69页
    4.7 Q-P-T工艺中配分后空冷和水冷的对比第69-70页
    4.8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5章 结论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80页
致谢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强度TRIP钢的组织演变与性能分析
下一篇:履带起重机行走机构的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