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

毛栓菌LK13菌株的漆酶及其对染料脱色的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目录第11-15页
附表和插图清单第15-18页
缩略词第18-1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9-38页
    1.1 漆酶概论第19-27页
        1.1.1 漆酶的种类及来源第19-20页
        1.1.2 漆酶底物和抑制剂第20页
        1.1.3 金属成分第20-21页
        1.1.4 催化机理第21-22页
        1.1.5 漆酶介体系统第22页
        1.1.6 生物功能第22-23页
        1.1.7 工业应用第23-27页
    1.2 白腐真菌的研究第27-32页
        1.2.1 白腐真菌简介第27页
        1.2.2 分泌漆酶的菌株第27-28页
        1.2.3 真菌漆酶活性的影响条件第28-32页
    1.3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38页
第二章 筛选产酶菌株第38-48页
    引言第38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38-44页
        2.1.1 菌株来源第38页
        2.1.2 实验材料与主要仪器第38-39页
        2.1.3 培养基第39-40页
        2.1.4 菌株的活化与保存第40页
        2.1.5 高产漆酶菌株的筛选第40-41页
        2.1.6 菌株旳分子生物学鉴定第41-44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44-47页
        2.2.1 初筛第44-45页
        2.2.2 复筛第45-46页
        2.2.3 形态观察第46页
        2.2.4 ITS测序第46-47页
    2.3 小结第47页
    参考文献第47-48页
第三章 Trametes sp.LK13菌株产漆酶条件优化第48-78页
    引言第48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48-55页
        3.1.1 菌种第48页
        3.1.2 培养方法第48-49页
        3.1.3 漆酶粗提取物的制备及活性测定第49-50页
        3.1.4 生物量的测定第50页
        3.1.5 漆酶定位第50页
        3.1.6 表面活性剂和渗透压对细胞通透性和漆酶酶活的影响第50-51页
        3.1.7 单因素试验第51-53页
        3.1.8 响应面优化培养基组分第53-55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55-76页
        3.2.1 菌株在GYP培养基中发酵合成漆酶的过程第55-56页
        3.2.2 漆酶的定位第56-57页
        3.2.3 表面活性剂和渗透压对细胞通透性和漆酶酶活的影响第57-58页
        3.2.4 单因素试验第58-68页
        3.2.5 响应面法优化培养基组分第68-76页
    3.3 小结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78页
第四章 漆酶粗提取物的酶学性质研究第78-94页
    引言第78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78-80页
        4.1.1 最适温度及热稳定性第78-79页
        4.1.2 最适pH及其酸碱耐受性第79页
        4.1.3 底物多样性的研究第79页
        4.1.4 潜在抑制剂对漆酶活性的影响第79页
        4.1.5 无机金属离子对漆酶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第79-80页
        4.1.6 有机溶剂对漆酶的影响第80页
        4.1.7 添加物对漆酶稳定性的影响第80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80-90页
        4.2.1 最适温度及热稳定性第80-81页
        4.2.2 最适pH及稳定性第81-83页
        4.2.3 底物多样性的研究第83页
        4.2.4 潜在抑制对漆酶活性的影响第83-84页
        4.2.5 无机金属离子对漆酶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第84-87页
        4.2.6 有机溶剂对漆酶的影响第87-89页
        4.2.7 添加物对漆酶稳定性的影响第89-90页
    4.3 小结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4页
第五章 漆酶粗提取物对染料脱色的初步研究第94-110页
    引言第94-95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95-97页
        5.1.1 实验材料第95页
        5.1.2 染料来源及混合染液配制第95页
        5.1.3 实验仪器第95-96页
        5.1.4 培养基第96页
        5.1.5 试验方法第96-97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97-107页
        5.2.1 孔雀绿脱色第97-104页
        5.2.2 其它染料的脱色作用第104-107页
    5.3 小结第107-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10-112页
    6.1 产酶菌株的筛选与鉴定第110页
    6.2 Trametes sp.LK13产酶条件的优化第110页
    6.3 漆酶粗提取物酶学性质的研究第110-111页
    6.4 漆酶粗提取物对染料脱色的初步研究第111页
    6.5 展望第111-112页
致谢第112-113页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目录第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产学研合作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评价研究
下一篇:面向船体分段制造平台资源调度方法设计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