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10-13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0页 |
三、前期相关研究总结与评述 | 第10-12页 |
四、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第13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3页 |
二、研究目标 | 第13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3-16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二、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第二章 通关便利化的相关理论 | 第16-26页 |
第一节 通关便利化概述 | 第16-17页 |
一、通关的定义 | 第16页 |
二、通关便利化的内涵 | 第16-17页 |
第二节 通关便利化的理论分析 | 第17-22页 |
一、通关便利化的理论渊源 | 第17页 |
二、实现通关便利化应具备的条件分析 | 第17-20页 |
三、影响口岸通关便利化的问题分析 | 第20-21页 |
四、实现通关便利化的途径 | 第21-22页 |
第三节 通关便利化的效益分析 | 第22-25页 |
一、评价口岸部门通关便利化的效益元素 | 第22-23页 |
二、口岸部门推进通关便利化的政策效益 | 第23-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后ECFA时代海峡两岸经贸发展对通关便利化的趋势要求 | 第26-36页 |
第一节 后ECFA时代两岸经贸发展的总体形势 | 第26-27页 |
一、ECFA推动两岸经贸往来健康、规范、有序发展 | 第26-27页 |
二、两岸经贸关系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 | 第27页 |
第二节 ECFA的实施对海峡两岸通关便利化的内在要求 | 第27-29页 |
一、实施通关便利化是加快ECFA后续议题进程的核心要求 | 第27页 |
二、打造优质通关环境是实施ECFA下通关便利化的基础前提 | 第27-28页 |
三、两岸通关执法部门间合作是实施ECFA下通关便利化的组织保证 | 第28页 |
四、推进通关作业流程改革是ECFA时代对通关便利化的程序要求 | 第28-29页 |
第三节 ECFA的实施对海峡两岸通关便利化的趋势前景判断 | 第29-34页 |
一、积极因素分析 | 第29-32页 |
二、存在的问题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四章 海峡两岸通关便利化的地区实践——以平潭综合试验区为例 | 第36-44页 |
第一节 平潭岛的开发思路 | 第36-37页 |
一、平潭基本概况 | 第36页 |
二、平潭开发开放的总体规划 | 第36-37页 |
第二节 国家赋予平潭岛特殊通关便利政策 | 第37-40页 |
一、平潭实施特殊通关便利政策的时代背景与历史意义 | 第37页 |
二、国家有关部门支持平潭通关便利化的政策分析 | 第37-40页 |
第三节 福建省对平潭通关便利化的政策支持 | 第40-41页 |
一、在国家现有通关优惠政策基础上制定具体的贯彻措施 | 第40-41页 |
二、加大财政和投资政策支持力度,为便捷通关创造良好的物资基础 | 第41页 |
三、加快平潭基础设施建设,为通关便利创造优越的物流环境 | 第41页 |
第四节 平潭实施通关便利化对海峡两岸经贸发展的前景分析 | 第41-43页 |
一、优势 | 第41-42页 |
二、劣势 | 第42页 |
三、机会 | 第42页 |
四、威胁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加快推进海峡两岸通关便利化的对策研究——以海关为例 | 第44-54页 |
第一节 两岸海关执法合作推进通关便利化的基本框架构想 | 第44-45页 |
一、外模层(框架原则) | 第44页 |
二、核心层(路线图、时间表) | 第44-45页 |
三、紧密层(执行与推进) | 第45页 |
第二节 探索两岸海关推动通关便利化合作项目的具体思路 | 第45-50页 |
一、通关事务及技术合作方面 | 第45-46页 |
二、风险管理 | 第46-47页 |
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合作 | 第47页 |
四、统计合作 | 第47-48页 |
五、联合打击走私犯罪 | 第48页 |
六、立足海西平台,开展部分个性化合作项目试点 | 第48-50页 |
第三节 以寻求通关便利化目标作用下的海关管理对策建议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
个人简历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