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前言 | 第10页 |
1.2 共情能力 | 第10-14页 |
1.2.1 共情能力的概念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2 共情能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 护理服务满意度 | 第14-18页 |
1.3.1 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概念及意义 | 第14-15页 |
1.3.2 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3 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 第16-18页 |
1.4 结束语 | 第18-19页 |
第2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19-22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9页 |
2.2 调查方法 | 第19页 |
2.3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2.4 研究工具 | 第19-20页 |
2.4.1 一般情况调查表 | 第19-20页 |
2.4.2 杰弗逊共情量表 | 第20页 |
2.4.3 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 | 第20页 |
2.5 统计分析 | 第20页 |
2.6 质量控制 | 第20-22页 |
第3章 结果 | 第22-36页 |
3.1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 第22-23页 |
3.2 护士共情能力得分情况 | 第23页 |
3.3 不同人口学特征及工作情况护士的共情得分情况 | 第23-30页 |
3.3.1 不同年龄护士的共情得分情况 | 第23-24页 |
3.3.2 不同护龄护士的共情得分情况 | 第24页 |
3.3.3 不同学历护士的共情得分情况 | 第24-25页 |
3.3.4 不同职称护士的共情得分情况 | 第25页 |
3.3.5 不同受聘形式护士的共情得分情况 | 第25-26页 |
3.3.6 不同婚姻状况护士的共情得分情况 | 第26页 |
3.3.7 不同家庭人口数护士的共情得分情况 | 第26-27页 |
3.3.8 不同科室护士的共情得分情况 | 第27页 |
3.3.9 不同生育状况护士的共情得分情况 | 第27-28页 |
3.3.10 不同白夜班情况护士的共情得分情况 | 第28页 |
3.3.11 不同收入情况护士的共情得分情况 | 第28-29页 |
3.3.12 不同工作满意度护士的共情得分情况 | 第29-30页 |
3.4 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分情况 | 第30页 |
3.5 不同人口学特征及工作情况护士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分情况 | 第30-35页 |
3.5.1 不同年龄护士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分情况 | 第30页 |
3.5.2 不同护龄护士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分情况 | 第30-31页 |
3.5.3 不同学历护士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分情况 | 第31页 |
3.5.4 不同职称护士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分情况 | 第31-32页 |
3.5.5 不同受聘形式护士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分情况 | 第32页 |
3.5.6 不同婚姻状况护士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分情况 | 第32页 |
3.5.7 不同家庭人口数护士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分情况 | 第32-33页 |
3.5.8 不同科室护士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分情况 | 第33页 |
3.5.9 不同生育状况护士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分情况 | 第33-34页 |
3.5.10 不同白夜班情况护士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分情况 | 第34页 |
3.5.11 不同收入情况护士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分情况 | 第34-35页 |
3.5.12 对工作满意度不同护士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分情况 | 第35页 |
3.6 护士的共情能力与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的相关性 | 第35-36页 |
第4章 讨论 | 第36-40页 |
4.1 护士共情能力现状 | 第36页 |
4.2 不同人口社会学及工作情况护士的共情及其维度的比较分析 | 第36-37页 |
4.2.1 共情能力与年龄的关系 | 第36页 |
4.2.2 共情能力与家庭人口数 | 第36-37页 |
4.2.3 共情能力与科室 | 第37页 |
4.2.4 共情能力与工作满意度 | 第37页 |
4.3 患者对护士护理服务满意度现状 | 第37-38页 |
4.4 不同人口社会学及工作情况护士的护理满意度得分的比较分析 | 第38-39页 |
4.4.1 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与护士所在科室的关系 | 第38页 |
4.4.2 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与生育状况的护士关系 | 第38页 |
4.4.3 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与护士对工作满意度的关系 | 第38-39页 |
4.5 护士的共情能力对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影响 | 第39-40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8页 |
附录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