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清中央司法机构的嬗变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导言 | 第11-16页 |
一、 选题缘由 | 第11-12页 |
二、 研究现状简析 | 第12-16页 |
第一章 明代中央司法机构的嬗变 | 第16-32页 |
第一节 中央传统司法机构的演变 | 第16-20页 |
一、 明以前三法司的形成 | 第16-17页 |
二、 明代三法司的嬗变 | 第17-20页 |
第二节 特殊司法机构的出现——东厂与锦衣卫 | 第20-27页 |
一、 厂、卫的形成及相互关系 | 第20-23页 |
二、 东厂的司法权力及参与司法的形式 | 第23-24页 |
三、 锦衣卫的司法权力及参与司法的形式 | 第24-27页 |
第三节 宦官专权对司法权的侵夺 | 第27-30页 |
一、 司礼监的设置沿革与组织 | 第27-28页 |
二、 批朱 | 第28页 |
三、 会审 | 第28-30页 |
四、 其他 | 第30页 |
第四节 其他中央机构对司法权的介入 | 第30-32页 |
一、 内阁在司法审判中的角色 | 第30-32页 |
二、 宗人府的创设 | 第32页 |
第二章 清代中央司法机构的嬗变 | 第32-48页 |
第一节 军机处 | 第32-38页 |
一、 军机处的设置 | 第33-36页 |
二、 军机处有关司法审判之职掌 | 第36-38页 |
第二节 审理满人案件的司法机构 | 第38-41页 |
一、 审理宗室觉罗案件——宗人府 | 第38-39页 |
二、 审理旗人案件——内务府、八旗都统衙门 | 第39-41页 |
第三节 审理蒙古回人案件的司法机构 | 第41-48页 |
一、 理藩院的设立 | 第41-43页 |
二、 理藩院理刑清吏司 | 第43-48页 |
第三章 末世的嬗变——皇权下中央司法机构的归宿 | 第48-59页 |
第一节 加强中央集权的司法权特征 | 第48-56页 |
一、 朝审、秋审 | 第48-51页 |
二、 中央对司法权的收拢 | 第51-56页 |
第二节 维护多民族特色的司法机构设置 | 第56-59页 |
一、 人员设置——满汉复设 | 第57-58页 |
二、 机构设置——维护特权 | 第58页 |
三、 外藩地区——法制统一下的因地制宜 | 第58-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一、 基本史料 | 第60-61页 |
二、 著作与编著 | 第61-62页 |
三、 期刊类 | 第62-64页 |
四、 学位论文类 | 第64-6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后记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