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导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外部人反向刺破公司面纱制度概论 | 第12-22页 |
第一节 反向刺破公司面纱理论 | 第12-15页 |
一、 反向刺破公司面纱的概念和分类 | 第12-13页 |
二、 反向刺破公司面纱与传统刺破公司面纱的异同 | 第13-15页 |
第二节 反向刺破公司面纱的两种类型 | 第15-19页 |
一、 内部人反向刺破制度及其历史沿革 | 第15-16页 |
二、 外部人反向刺破制度及其历史沿革 | 第16-19页 |
第三节 对在中国法上引进反向刺破两种类型的初步探讨 | 第19-20页 |
一、 引进内部人反向刺破制度的可行性 | 第19页 |
二、 关于外部人反向刺破制度的争论 | 第19-20页 |
小结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外部人反向刺破公司面纱的正当性分析 | 第22-37页 |
第一节 外部人反向刺破的理论基础 | 第22-30页 |
一、 外部人反向刺破乃是传统刺破的自然逻辑延伸 | 第22-28页 |
二、 外部人反向刺破具有衡平性 | 第28-30页 |
第二节 外部人反向刺破的现实依据 | 第30-32页 |
一、 法人人格制度的固有缺陷 | 第30-31页 |
二、 传统刺破公司面纱制度存在适用盲区 | 第31-32页 |
第三节 外部人反向刺破的不可取代性 | 第32-35页 |
一、 股权执行程序不能取代外部人反向刺破制度 | 第33页 |
二、 债权人撤销权制度不能取代外部人反向刺破制度 | 第33-34页 |
三、 代理学说、用人者责任及法人侵权责任不能代替外部人反向刺破制度 | 第34-35页 |
小结 | 第35-37页 |
第三章 在中国法上构建外部人反向刺破制度 | 第37-45页 |
第一节 外部人反向刺破的适用场合 | 第37-40页 |
一、 适用于母子公司的情形之下 | 第38页 |
二、 适用于兄弟公司的情形之下 | 第38-39页 |
三、 适用于一人公司的情形之下 | 第39-40页 |
第二节 外部人反向刺破的构成要件 | 第40-45页 |
一、 主体要件 | 第40-41页 |
二、 行为要件 | 第41-43页 |
三、 结果要件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