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0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4-15页 |
1.4 研究的意义 | 第15-17页 |
1.4.1 帮助大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 | 第15页 |
1.4.2 帮助大学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 第15-16页 |
1.4.3 帮助大学生实现社会化,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 第16页 |
1.4.4 引导大学生关注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 第16-17页 |
1.5 理论依据 | 第17-20页 |
1.5.1 哲学依据 | 第17-18页 |
1.5.2 学科依据 | 第18页 |
1.5.3 现实依据 | 第18-20页 |
2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相关概念 | 第20-24页 |
2.1 新媒体的概念 | 第20页 |
2.2 新媒体环境的概念及特点 | 第20-21页 |
2.3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概念 | 第21-23页 |
2.4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 | 第23-24页 |
3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4-31页 |
3.1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3.1.1 媒介接触存在异化现象 | 第24页 |
3.1.2 对媒介信息的鉴别能力较弱 | 第24-25页 |
3.1.3 网络道德行为存在失范现象 | 第25页 |
3.2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25-28页 |
3.2.1 教育理念与新媒体的发展不相适应 | 第26页 |
3.2.2 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资源缺乏 | 第26-27页 |
3.2.3 学生主体地位缺失 | 第27页 |
3.2.4 运用新媒体进行教育的自觉性不强 | 第27页 |
3.2.5 新媒体环境下教育的合力作用发挥不够 | 第27-28页 |
3.3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8-31页 |
3.3.1 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研究薄弱 | 第28-29页 |
3.3.2 高校对媒介素养教育重视不够 | 第29页 |
3.3.3 教育形式缺乏平等性 | 第29-30页 |
3.3.4 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 | 第30页 |
3.3.5 评价机制不健全 | 第30-31页 |
4 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经验启示 | 第31-35页 |
4.1 国外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经验 | 第31-33页 |
4.2 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经验带来的启示 | 第33-35页 |
4.2.1 媒介素养教育系统化 | 第33页 |
4.2.2 媒介素养教育大众化 | 第33页 |
4.2.3 媒介素养教育草根化 | 第33-34页 |
4.2.4 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 | 第34-35页 |
5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举措 | 第35-39页 |
5.1 创新教育理念,增强媒介素养教育实效性 | 第35页 |
5.2 加大高校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力度 | 第35-36页 |
5.3 优化教育过程,构建学生主体地位 | 第36-37页 |
5.4 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 第37页 |
5.5 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 | 第37-39页 |
6 结论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注释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附录 | 第45-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