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论文--中国论文--文化专题研究论文

论巴蜀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序言第8-11页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第8页
 二、研究现状及创新点第8-9页
 三、研究的方法和结构第9-11页
一、巴蜀文化概论第11-19页
 (一) 巴蜀文化的内涵第11-12页
 (二) 巴蜀文化的主要特征第12-15页
  1、移民性第12-13页
  2、神秘性第13-14页
  3、稳定性第14-15页
 (三) 巴蜀文化的历史地位第15-19页
  1、巴蜀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第15-16页
  2、巴蜀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第16-18页
  3、巴蜀文化具有巨大的辐射力第18-19页
二、巴蜀文化蕴涵着丰富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第19-29页
 (一) 巴蜀文化资源的主要构成状态第19-23页
  1、从内容来分第19-21页
   (1) 人文性资源第19-20页
   (2) 非人文性资源第20-21页
  2、从表现形式来分第21-22页
   (1) 显性资源第21页
   (2) 隐性资源第21-22页
  3、从开发程度来分第22-23页
   (1) 非组织化资源第22页
   (2) 组织化资源第22-23页
 (二) 巴蜀文化资源所蕴涵的人文精神第23-29页
  1、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第23-24页
  2、崇文重教的文化传统第24-25页
  3、忧国济世的爱国情怀第25-26页
  4、"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第26-27页
  5、注重实效的价值取向第27页
  6、求新善变的处事原则第27-29页
三、巴蜀文化对巴蜀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第29-34页
 (一) 彰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第29-30页
 (二) 提供更加适合中国国情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第30-31页
 (三) 促进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第31页
 (四) 培养大学生的乡土情怀和爱国情操第31-32页
 (五) 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创新精神第32-34页
四、巴蜀文化在巴蜀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第34-40页
 (一) 编写优秀的巴蜀文化教材,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第34-35页
 (二) 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第35页
 (三) 转变教育理念和方法,开发第二课堂第35-36页
 (四) 加强高校巴蜀文化教育的制度和组织建设第36-37页
 (五) 以区域文化优化大学生成长的文化环境第37-40页
结语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4页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第44-45页
后记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结核分枝杆菌TB15.3与TB16.3蛋白的原核表达与血清学诊断价值研究
下一篇:论信用评级机构的民事法律责任